四諦各有示动证叁行相,合成十二行相。见[叁转法轮]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因明用叁量之一。又心识叁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為现量。此总出於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见[见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心心所之异名。同时而起之一聚心心所,有五平等之义,故名相应法。一所依平等,谓心王依眼根则心所亦依眼根也。二所缘平等,谓心王缘青境则心所亦缘青境也。叁行相平等,谓心王了解青色,则心所亦了解青色也。四时平等,谓心王此时起则心所亦此时起也。五事平等,谓心王其体為一箇...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此有二种:一為教之十二,四諦一一有示劝证之叁转而為十二之教法者。二行之十二,叁转一一生眼智明觉四种之智者。若以四諦各别论之,四则有四十八行。眼智明觉者,见道十六心中四法智忍為眼,四法智為智,四类智忍為明,四类智為觉。是就见道而解之。又眼者观见之义,智者决断之义...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观四諦一諦各有四种之行相,合為十六行相。见[十六行相]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见[叁转法轮]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口授决定之要义也。止观大意曰:「咸须口诀,方成一家行相。」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四諦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諦观。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观法也,见[见道]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Śūraṁ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叁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叁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復次,菩萨得此叁昧,诸烦恼...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於小乘有部之宗义,為烦恼之异名。於大乘唯识之宗义,為烦恼障所知障种子之名。有部之义,贪瞋等之烦恼,随逐有情而不离,故曰随,烦恼之状体,幽微而难了知,犹如睡眠之状体,故曰眠。又有情随逐而增昏滞,如睡眠,故曰随眠。俱舍论光记十九曰:「随逐有情名随,行相微细名眠,如...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观苦諦之苦,空,无常,无我之四种行相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与[十六行相]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二卷,德慧法师造,陈真諦译。解四諦十六行相,破外道之我执。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於苦集灭道之四諦各浮四种影像於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十六行相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