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缘觉菩萨叁乘所共之十地,谓之共十地。大品般若经所说,天台以之為通教之位次:一乾慧地,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之位时,未得真空之理水,观慧乾涸之位。二性地,叁乘之人,进内凡之位,於真空法性之理,颇有解悟之心时。叁八人地,人者忍也,叁乘之人,欲断叁界之见惑,於预流向...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叁、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八智之一。断叁界见惑时,观欲界苦諦,而其断已之解脱道智也。俱舍颂疏二十叁曰:「缘苦法故,名苦法智。」大藏法数曰:「因观欲界苦諦,而断见惑之智明发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断惑四因之一。灭能缘之惑,而所缘之惑,自然断灭也。见惑内苦集二諦下他界缘之惑,依之而被断。即他界缘之惑,為自界缘之惑所缘者,故断其能缘之自界缘惑,则他界缘之惑,自然断灭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断惑四因之一。依徧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諦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諦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諦理而至於徧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谓我见等之见惑也。是迷於理之惑,性体锐利,故曰利。使者驱役之义。诸惑之通名也。有五种,曰五利使。见[五利使]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断惑四因之一。依徧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諦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諦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諦理而至於徧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对於事惑而言。我见边见等见惑,迷惑於四諦之理,谓之理惑。贪瞋等思惑,迷惑於世间之事相,谓之事惑(就藏通二教而论)。又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使不显发,谓之理惑。见思之惑,能覆空寂之理,尘沙之惑,能障化导之事相,谓之事惑(就别圆二教而论)。见玄义释籤六。...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菩萨於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种性也。二解行住,於十行十迴向之位,积解行之功,不退失也。叁净心住,於初地见道之位破一切见惑,使心得一分清净也。四行道迹住,迹者...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梵语。又作达利瑟致。华言见。见有五种:一身见,二边见,叁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具此五种,名曰见惑。见翻译名义集。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