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raśailaguhā,又作因陀尼罗势罗窶訶,山名。法华文句一上曰:「因陀罗世罗求訶,此云蛇神山,灵鷲山五精舍之一也。」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又作因陀罗世罗求訶,因沙旧,因陀罗窟。帝释石窟也。在中印度旧王舍城东方六哩之山上。见[因陀罗世罗求訶]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梵名Graha,又作蘗[口栗]訶,蘗[口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着於人也。大日经疏八曰:「蘗[口栗]何是魅鬼着人者。」又出瑜祇经爱染王品。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Tathāgata Arhan Samyaksaṁbuddha,怛萨阿竭為如来。阿罗訶為应供。叁耶叁佛為正徧知。佛十号中之叁号。玄应音义叁曰:「怛萨阿竭阿罗訶叁耶叁佛,大品经作多陀阿伽度阿罗訶叁藐叁佛陀,同一名也,此则十号中叁号也。但犹梵音轻重耳,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訶,此云应供。...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同訶利底母。凉译之金光明经叁曰:「訶利底南,鬼子母等及五百神。名义集二曰:「訶利底南,此标梵语,鬼子母等,此显凉言。名虽有二,人祇是一。」见[訶利底]条。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Videha,旧云弗婆提,弗於逮。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故云东毘提訶。毘者胜之义,提訶者身之义,译曰胜身。又译前。以此洲在诸方之前故也(东方為前)。西域记二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於逮,讹也。」法华玄赞二曰:「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毘提訶之名。彼毘提訶...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hva,悉曇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火。大品经四念处品云:「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不空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云:「称訶嚩字时,观察一切眾生,入堪住力,徧生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旧华严经五十七曰:「唱訶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Hāriti,又作呵利底、呵利帝、訶利帝、訶哩帝、呵利陀,鬼母名,译曰欢喜。暴恶,青色,黄色等。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月满生女,容貌端严,见者爱乐。其女生时,诸药叉眾,咸皆欢喜,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同卷曰:「此既取我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何名欢喜?因此诸人皆唤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Mahāyānadeva,译曰大乘天。印度人称玄奘叁藏為大乘天。西域记十二曰:「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小乘学徒号木叉提婆(唐言解脱天),大乘法眾号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