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六通十通之一。见[通]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因明叁十叁过中,属於因之过名。為因异喻一分通,同品全分通者,以其一分通於异喻使宗不定也。见入正理论,因明大疏上。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合佛与佛最初度之五比丘為六罗汉也。以此时人间始有阿罗汉六人故也。阿罗汉之名,通於叁乘之极果。释氏要览上曰:「五分云:於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五通之一。见[通]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通贯事物本真之义曰道理。道理者通达无碍之谓。指一物上所具之义,通於餘物而言。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天台所立五惑中,见思之惑名為通惑,尘沙无明之二名為别惑。以见思為通於叁乘而断之惑故也。四教仪曰:「集諦者即见思惑,(中略)又云通惑。」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