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七愿,使极乐之往生人皆得天耳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过去叁千尘点劫昔,有大通智胜佛,说法华经。尔时有十六王子於佛入定后八万四千劫间覆讲法华经。今日逢释迦出世,闻法华经之一切声闻眾,其时已闻王子之说法而发心,结未来得度之缘者。是法华叁周说法中因缘周之说法也。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见[五通]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不论经之长行与偈颂但数文字至叁十二字者谓之通偈。是数经之法也。百论疏上曰:「偈有二种:一者通偈,二者别偈。别偈者谓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為偈,谓别偈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叁十二字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叁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大乘之受戒有二法,通受叁聚净戒為通受,别受别解脱戒谓之别受。别解脱戒者,叁聚净戒第一摄律仪戒之一分也。通受者不必要限於现前之师,於佛前自誓,感好相随而得戒。别受之法,必具叁师七证,行羯磨之作,而始得戒。是谓之通受自誓,别受相承。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