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śākhā,又作鉢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於產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别也。玄应音义二十叁曰:「鉢罗奢佉,亦云婆罗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时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从五处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风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鉢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鉢罗尾捨。」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rajñā,见[般若]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rajñā,一作般赖若,般罗若。见[般若]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鉢罗底也,缘也。」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