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来,谓诸如来出现世间,阐扬大法,化诸众生,出离生死,令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 二、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具足,出现世间,开示四谛,令诸众生脱离生死,皆得无量义利安乐,是为众生之师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
《三藏法数》 / 23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一、见道,谓声闻因断叁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
《三藏法数》 / 24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一、如来塔,如来有叁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叁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
《三藏法数》 / 684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谓叁界生死已尽,是为无生;无法可学,是为无学。或言不翻者,名含叁义故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杀贼,贼即见、思惑也。以其劫人功德之财,夺人智慧之命,故名为贼。阿罗汉能断叁界见、思之惑,故名杀贼。 二、不生,不...
《三藏法数》 / 186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甘蔗月光胄,到彼寂静林, 敬诣于牟尼,大仙阿罗蓝。 迦蓝玄族子,远见菩萨来, 高声遥赞叹,安慰言善来。 合掌交恭敬,相问安吉不? 相劳问毕已,庠序而就坐。 梵志见太子,容貌审谛仪, 沐浴伏其德,如渴饮甘露。 举手告太子:“久知汝出家, 断亲爱...
《佛所行赞》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3292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