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逆十恶等為罪。五戒十善等為福,罪有苦报。福有乐果。无量寿经下曰:「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百论疏上之上曰:「罪以摧折為义。造不善业,感彼叁涂,得於苦报,摧折行人,目之為罪。福是富饶為义。起於善业,招人天乐果,故称為福。」俱舍光记十五曰:「罪福二门,非皆...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言语使某作业发动於口时,同时招感他日果报之原因,薰发於自己之身内。其被薰发者,无形无象,无他可表示者,故曰语无表。见[业]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眾生之叁业,与阿弥陀佛之叁业等,故為成就阿弥陀佛叁业之念佛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瑜伽為相应之义,叁密為身口意之叁业,手结印,口咒真言,意念本尊,此叁密互相即,又佛之叁密,涉入行者之叁密,谓為相应。以此相应為观行之成就。 又瑜伽师之叁密也。真言之观行者,谓為瑜伽师。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扫地有五德。毘奈耶杂事曰:「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眾生於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篲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篲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芻: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云何為五?...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一作故作业,故思造业,故思所造业。故意所作之身语业曰故思业,不识而作者,曰不故思业。感苦乐之果者,限於故思业。瑜伽论九十曰:「故思所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非由前世之业因,由现在之灾横而死者曰非业死。所谓横死是也。又阎浮之人寿有普通定命,不得其定命而夭死者,曰非业死,是為非命之业,故名非业也。是亦為前世恶业之故,因而转此恶业则可得普通之定命。金刚寿命陀罗尼经曰:「今我以一切如来威神力故,悉令一切眾生转非命业,使增...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有依行者,有可凭依之行业也,轮者摧破之义,眾生依此行业,而修菩提,则能摧破一切烦恼惑业,故曰轮。一具足净信、二具足惭愧、叁安住律仪、四安住慈心、五安住悲心、六安住喜心、七安住捨心、八具正归依、九具足精进、十常乐寂静。见地藏十轮经六。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又云业性。正招苦乐异熟之异熟因也。小乘以表色无表色之色法為业体。大乘以思心所之现行及种子為业体,於所行之思心所上假立表色之名,於种子上假立无表色之名。成实论以之為非色非心之法,见[业]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以上顺现等之叁业加不定受业之一业者。见唯识论七、俱舍论十五、百法问答抄叁。 又黑白等之四业:一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為墨秽,故谓為黑黑。二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為净白,故名為白白。叁黑白业,善恶交参者。四不黑不白业,离黑白之相者,即无漏业也。见...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Piṇḍa āta,或翻乞食,或翻团堕。乞食者為比丘行而乞食也,团堕者就乞得之食而释之,以西竺之法,多摶食作团堕叠鉢中故也。善见论曰:「分卫者,乞食也。」玄应音义五曰:「分卫,此言讹也。正言儐荼波多,儐荼此云团,波多此云堕,言食堕在鉢中也。团者食团,谓乞食。」行事钞资...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缘觉之住心也。业者善恶之二业,因者十二因缘,种有无明,无明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云种,即拔除惑(无明),业(业),苦(十二因缘)之叁法而入涅槃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