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身口意之叁业。
《佛学大辞典》 /
9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叁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叁平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讚大乘功德经之异译。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叁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於六趣,故名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於叁途,名之為道。」智度论九十二曰:「小者不名业道,以其能趣恶处故為道。」业以思之心所為体,十善十恶,共為业(即思游履之所),故名為道。即业之道也。俱舍论十七曰:「业之道故,立业...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卷,隋瞿曇法智译。说善恶业报之差别。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善恶之业,缚人而繫於生死,故譬之羂索。正法念经十叁曰:「业羂所繫缚。」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业為善业恶业,果為其业所感,人天鬼畜等之果报也。新译仁王经中曰:「叁有业果,一切皆空。」楞严经四曰:「唯杀盗婬叁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义林章二曰:「断见眾生,不信后世善恶业果。」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业能生苦乐之果,故譬之於田。华严经叁十八曰:「业田爱润无明覆。」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数论「外道二十五諦之第七位,生五种作业之根也。一语具,為语之具,即口舌等;二手;叁足;四小便处,即生殖器;五大便处。」唯识述记一末曰:「五作业根者:一语具、二手、叁足、四小便处、五大便处。此中语具,谓语所须,口舌等是。此中手足,即分皮根少分為之。前取总皮(五知...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恶业所感之猛风,劫末大风灾时及地狱等所吹之风。又,善恶之业,能使人转而轮迴叁界,故譬之曰风。正法念经十曰:「一切风中,业风第一。」十卷楞伽经九曰:「业风长四大,如诸果成熟。」唯识论四曰:「阿赖耶识,业风所漂。徧依诸根,恒相续转。」大乘义章七曰:「业力如风。善业...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叁者作事,谓為业。俱舍论光记十叁曰:「造作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六波罗蜜经五曰:「无始所造恶业,如大千界所有微尘。」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叁财与出家之叁业者。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佛说演道俗业经》
见[业]条。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恶业不净,而感苦果,故譬之於尘垢。讚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
一、施福业,谓修行之人,若遇贫穷之人来乞之时,须食与食,须衣与衣,乃至卧具医药,随其所欲,皆悉施与;因施获福,是名施福业也。
二、平等福业,谓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兴恶想,梵行端严,语言和雅,以平等慈悲爱护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隐;以平等心,而能致福,是...
《三藏法数》 /
17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