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师利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菩萨何因,身有所行不令他人得长短、口所言不令他人得长短、心所念不令他人得长短?何缘身不法他人长短、口不说他人长短、心不念他人长短? 持是身所行、口所言、心所念,众阿罗汉、辟支佛,及诸天、人世间人民,所不能及知。 身所行、口所言...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 5599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经云:须菩提问佛色身,佛即以叁业答之。(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又云善现。) 一、身行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诸不善法,是名身业清净。 二、口言真诚,谓凡所言说,真实诚信,永离邪妄之语,是名口业清净。 叁、意专向道,谓收摄身心,常居寂定,无他异念,是名意业...
《三藏法数》 / 122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意业者,意根所起之业也。谓修行之人,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等五度,非精进力不能成就。身口意叁善业,亦由精进力方得发生。然叁业之中,意业最胜。故有二种心也。 一、精进心,谓发菩提心,修习善业,昼夜禅诵,不令放舍,远离一切懈怠心也。 二、退转心,谓于诸善...
《三藏法数》 / 149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业道為各自依业因而成之诸种鬼类。冥祇者,幽冥之神祇也。一髻尊陀罗尼经曰:「啟白一切诸佛般若菩萨金刚诸天等及与一切业道冥祇。」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冥界写取眾生善恶业之镜也。楞严经八曰:「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净心诫观上曰:「今唯使汝净除业镜客尘曀等。见汝身中少分佛性。」资持记下叁之四曰:「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偽造之十王经所谓净玻璃镜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僧俗和合,住於一处,如树木之丛集為林也。特為禪庭之名。以禪之翻名,有功德丛林之语也。智度论叁曰:「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树丛聚是名為林,(中略)僧聚处得名丛林。」大乘义章十叁曰:「禪者是中国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中略)功...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净妙之佛土,為以纯善之业因而生之处,故名為清净业处。观无量寿经曰:「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同慧远疏曰:「净妙佛土,纯善所归,是故名為清净业处。」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