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条搜索结果

法相叁论

法相宗与叁论宗也。华严天台两家贬此二宗曰权大乘。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彻悟

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訥堂。京东丰润县人。俗姓马氏。投叁圣菴荣池老宿薙髮。於性相二宗叁观十乘之旨,靡不通达。乾隆叁十叁年冬参广通粹如纯翁,乃印心焉。是為临济叁十六世,磬山七世也。尝慕永明延寿禪师之為人,遂栖心净土,主张莲宗。日限尺香晤客,过此惟礼拜...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空有二宗

八宗之中,俱舍宗為小乘之有宗,成实宗為小乘之空宗,法相宗為大乘之有宗,叁论宗為大乘之空宗。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戒体叁种

定戒体之性通大小乘而有叁种:一色法,受戒之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其表色依四大而生一种之色法,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无表色,又名无作色,是為四大所生,故為色法,而摄於色蕴之中是有部宗之义也。二心法,受戒之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绩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律宗叁家

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礪,造四分律疏十卷,号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钞叁卷,宗依大乘唯识。叁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造四分开宗记十卷(又曰开四分律宗记),号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说一切有部。此叁家在唐代各立异义...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弥陀报化异

诸佛有法报化叁身。法身者,诸佛平等。其报身依因位之愿行,其化身依所化之机缘,种种不同。今示弥陀报化二身,则如前记之悲华经,又如观音授记经记弥陀之入灭,观音势至之补处。又如鼓音声经记弥陀之国城父母等,是化土之化身佛也。见悲华经(宙帙叁),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 853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认名认体异

见[二宗]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性相二宗

法性宗与法相宗也,略云性宗相宗。见[二宗]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纯界

印度大小乘并行。其行人亦异住处。中国日本有俱舍成实之二宗。是為小乘宗。然惟学习之。而非有行之者。所行者悉為大乘宗。故中国日本為大乘纯一之国土。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性宗

相性二宗之一,又空性二宗之一。见[二宗]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梵语駄都Dhā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為相。此体相有性相二宗之别,法相宗谓能依之相外有所依之体,如草木之外尚有大地也,法性宗谓祇完能依之相為所依之体,犹如种种器具通為一全体也。例如人身,法相宗谓四支五...

《佛学大辞典》 / 279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宗

见二字部本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遮詮表论异

见[二宗]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无相宗

叁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為宗,故他人目之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為相性二宗,华严天台等谈真如随缘之宗,谓之性宗,法相叁论不许真如随缘之宗,谓之相宗,此相宗中分為有空二者,立依他万法缘生非空之法相宗為有相宗,立依他万法缘生即空之叁论宗為无相宗,...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谈空说有

佛教有空有二宗。说法者各执其一以相竞也。苏軾诗曰:「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有夜不眠。」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刚顶宗

密教二宗之一。以金刚顶经所说金刚界之法為所依。见[金胎]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乘宗

佛灭后诸宗纷起,其中求罗汉之证悟者為小乘宗,求作佛者為大乘宗。先在印度,依寄归传之记惟中观瑜伽之二宗,為大乘,餘皆為小乘。中观即中国之叁论宗。瑜伽则法相宗也。在中国日本之诸宗,惟俱舍、成实、為小乘,餘皆為大乘宗。但其二宗亦為学习法门而存,无有行之者,故谓之依学...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南叁北七

一虎丘山岌师之五教。二宗爱师之四时教。叁定林柔次道场慧观之五时教,是皆南地之诸师,故云南叁。一北地师之五时教。二菩提流支叁藏之二教。叁佛駄光统之四宗。四有师之五宗。五有人之六宗。六北地禪师之二大乘教。七北地禪师之一音教。皆北地之诸师,故谓之北七。见法华玄义十。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