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条搜索结果

末世五法令正法不灭

一、尊重正教,谓诸比丘,唯依正教进修,远离小乘及诸外道偏邪之说,是故能令正法不灭。(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止息嗔恶,谓诸比丘,常行忍辱,不生嗔恚。德誉远闻,令人归仰,是故能令正法不灭。 叁、敬事上座,谓诸比丘,于大德之人,居上座者,恭敬顺事,勤求法要,...

《三藏法数》 / 202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入堂五法

戒律宗入法堂当守五种之法规。参照[入眾五法]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法

受提婆达多破僧五法者。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苾芻五法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新比丘有五法得离师之依止及戒,有七种之别。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事理五法

一切事理之诸法,不过五种。小乘俱舍立之為心外之实法,大乘唯识,尽成於唯一之识体上者:一、心法,是识之自相也,唯识有眼等八种之心王,俱舍有唯一之心王。二、心所法,是与上之八识相应而起者。唯识有五十一,俱舍有四十六。叁、色法,是上之心法与心所法所变也。唯识俱舍皆有...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入眾五法

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眾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叁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餘事。」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法事理唯识

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為為识之实性故也。见[五法]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法成身

见[五相成身]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法互具

息灾等之五法,又互具五法,今就息灾一法而言之,此有内心外法之二种,先言内心之法,则行息灾法,而除贪瞋等之诸烦恼,是息灾也。依此息灾而除烦恼之闇,定慧等之功德增长,是增益也。因此诸功德增长而摧破无明等,是调伏也。依是调伏而违隔之烦恼与菩提相和,為烦恼即菩提,又受...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理智五法

一真如,二大圆境智,叁平等性智,四妙观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唯识论十曰:「此法身,五法為性。」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相名五法

常曰叁性五法,皆分别诸法之自性者,楞伽经所说。瑜伽唯识诸大论详释之。一、相,森罗万像之有為法,各自因缘而生,呈各种之相状者。二、名,是亦依因缘而呼彼之相,生一一之名者。盖相為所詮而名為能詮也。此二者由凡夫有漏之心变现之所变境也。叁、分别,旧译曰妄想。是分别所变...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五法

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叁种之五种法身。见[五分法身]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

菩萨五法懺悔文

一卷,失译。於懺悔、劝请、随喜、迴向、发愿之五悔各作偈语,盖西土贤圣之撰述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