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条搜索结果

七十真实论

天亲菩萨破数论之金七十论。今不传。婆藪槃豆法师传曰:「外道身既成石,天亲弥復愤懣,即造七十真实论,破外道僧论,首尾瓦解,无一句得立。」梵Tattva-sa tati。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香水瓶

容閼伽水之瓶也。大日经疏八曰:「如香水瓶者,诸閼伽器亦然。当用金银白琉璃等為垸,乃至商熟铜石木。或以树叶新瓦,盛眾香水,置眾名花。」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阿比目印明

或作阿毘目印明,译言相向,守力金刚之印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0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啼哭佛

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由,翻為涕泣。别经曰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由(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提罗迦

又作陀罗。木名。见[軻地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中论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9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珂但尼

Khādaniya,又作陀尼,闍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谓是五种珂但尼,五种蒲饍尼。」寄归传一曰:「律云:半者蒲饍尼,半者河但尼。蒲饍尼以含噉為义,珂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Pañca谓五也。半者蒲饍尼,应译為五噉食。旧云五...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9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乞[口*栗]双提赞Khri-Sron-Lde-bTsan

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至佛

Rucika,又作卢至佛,由佛,卢遮佛。贤劫千佛中最后之佛也。译曰爱乐佛,或啼哭佛。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卢至佛旧言至佛,此云可爱乐,最后佛也。」慧琳音义十一曰:「由亦名至,皆梵语讹也。」同十八曰:「卢至古云至,唐云爱乐。即此贤劫中第一千佛,劫末后成佛,即今...

《佛学大辞典》 / 178字 / 9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Sāṁkhya,正曰僧企耶,译曰数。外道之论名。玄应音义十曰:「僧,此语讹也,应云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為宗,旧云二十五諦。」唯识述记一末曰:「梵云僧,此翻為数,即智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依数起论名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百论疏上之中曰:「僧,...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叁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瓔珞经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国名,旧称曰疏勒。西域记十二曰:「沙国,旧谓疏勒者,乃称其域号也。正音宜云室利讫栗多底,疏勒之言,犹為讹也。」Kāṣa。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频螺

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毘蠡,优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叁十四曰:「如释迦文佛,於沤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频蠡,亦优毘,(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軻地罗

Khadira,又作珂地罗、朅地罗、軻梨罗、朅达罗、陀罗、朅地洛迦、达罗、朅达洛迦提迦等,木名。译曰山木、苦楝木、空破、紫橿木、毒树剌等。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朅地罗,旧言陀罗。木名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担山木,梵言朅达罗。旧言陀罗。南地多饶此木。」陀罗...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鞞鐸

见[毘鐸]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毘舍

Viśākhā,又作鼻奢。星名,当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毘舍,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毘舍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毘舍,或云鼻奢。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毘舍,此云黑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富那奇

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Kharoṣthi,又作卢。具云卢虱吒、路瑟吒。仙人名,译曰驴唇。月藏经七曰:「怯卢虱吒,驴神仙人,隋言驴脣,身体端正,唯脣似驴,是故為驴唇仙人。」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毘鐸

Piṭṭaka,又作鞞鐸。伽蓝名。译曰嚼杨枝。西域记一曰:「象坚窣堵波北山巖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於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為茂林。后人於此建立伽蓝,名鞞鐸,唐言嚼杨枝。」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吒迦

印相名,旋舞之形。慧琳音义叁十六曰:「吒迦,梵语也,以义译之云。以左右手腕相近,柔耎轮散十指,共於心前,叁翻旋舞,心住悦喜观也。」梵Khaṭaka。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渴伽

Khaḍga,又作朅伽,伽。译曰犀牛。玄应音义一曰:「伽婆沙,又作喝伽,皆讹也。正言朅伽。朅音去謁切,此译云犀牛。毘沙拏,此云角,谓犀牛一角也。一亦独也,喻独觉也。」大日经疏十五曰:「独觉本云犀角,论云麟角。」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7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陀罗尼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曰: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罗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大忿怒)欠(空)[[口皿]](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