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 条搜索结果

说菩萨睒子经

闻如是: 一时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善权,功德累积,不可称说。诸天、释梵、天龙、鬼神、帝...

说睒子经》 /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 / 2975字 / 1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说睒子经

闻如是: 一时,在毗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念前世,初得菩萨道时,戒行普慈,精进一心,修集智慧、善权方便,功德累积不可称记,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无能行...

说睒子经》 / 乞伏秦三藏法师释圣坚译 / 2662字 / 1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桑花

花种不明。祖庭事苑曰:「干叶如桑,花房如桐,长寸餘,似重臺莲,其色浅红,故得桑之名。见酉阳杂俎。」

学大辞典》 / 43字 / 1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说老母经

闻如是。一时在维耶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时与八百比丘僧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母。来到所以头面着地为作礼白言。愿欲有所问。言。善哉善哉当问。老母言。人生老病死。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色痛痒思想行识。从何所来去至何所。眼耳鼻舌身心。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地水火风...

说老母经》 /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 754字 / 1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11日

说睒子经

闻如是: 一时,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念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慈,精进一心,智慧善权方便不可称说,诸天、龙神、帝王、人民无能行者。”...

说睒子经》 / 西秦沙门圣坚奉诏译 / 2629字 / 1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报。应。是叁也。法者。之法身也。名为法。凡圣俱有。隐显则异。惑障未除。者性常隐。烦恼既尽。法身乃现。但由了因出。不从生。因有。报者。之报身。名为报。修因得果。名之为报。应者。之应身。名之为应。随惑应现。名之为应。始习闻思修。习能...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1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天鼓雷音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叁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学大辞典》 / 433字 / 1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唯一成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土中,唯有一乘。」同品曰:「但以一乘故,為眾生说法。」同品曰:「於一乘,分别说叁。」金刚顶一字顶轮王仪轨经曰:「十方剎土中,唯有一乘如来之顶法,等指诸体,是故名智拳。」

学大辞典》 / 105字 / 16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叁尊

西方之叁尊,弥陀,观音,势至是也。此观音,势至虽為菩萨,然从弥陀,故皆称為

学大辞典》 / 33字 / 1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眼咒

眼真言也。

学大辞典》 / 6字 / 1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药师五坛修法

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叉明王,东方祀降叁世明王,西方祀大威德明王,祈祷之修法也。

学大辞典》 / 71字 / 1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说无量寿经卷下

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恒沙诸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

说无量寿经》 /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 9421字 / 1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9日

药师法

日本叡山四大法之一。视七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中有八叶莲华,莲华臺上有月轮,轮中有字,反成顶印,印变成药师如来,徧身放无数光明(七一体想可成之),圣眾眷属围绕。」又有七各坛之法。

学大辞典》 / 109字 / 1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不空羂索毘卢遮那大灌顶光真言

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学大辞典》 / 41字 / 1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

六即

六即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