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条搜索结果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无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真言

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

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 ā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為辟支佛之观门。说眾生涉叁世而轮迴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一、无明Avidyā,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 二、行Saṁskā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 叁、识Vijñā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

《佛学大辞典》 / 804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

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叁世相续,无间断也。(叁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叁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

《三藏法数》 / 65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四种十二因缘

一、剎那。是於剎那立十二支也。谓剎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叁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於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於过去而原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

一卷,净意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叁人观十二因缘

叁人者,谓通教声闻、缘觉、菩萨,虽同观十二因缘,然随智浅深,法成高下,故有叁种之异也。 一、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证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 401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

闻城十二因缘经之略名。又為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缘觉十二因缘

缘觉之人,於院内修习十二因缘观,故名。往昔在祇园精舍之内。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与四諦

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為苦集之二諦,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為苦集之二諦,灭逆二观為道灭之二諦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十二因缘异名

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经曰:「一切眾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叁重棘篱篱之。」叁重棘篱即叁界,又名叁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也。一名十二率连。增一阿含经四十曰:「佛自看比丘病,因责诸比丘言:汝為何事而出家耶?為畏王等故欲捨十二率连。」叁世繫续,故名率连。一名...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止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比丘便应唯然。比丘从佛听。佛便说言。诸比丘。我本未得佛道为菩萨时为念是。咄是世间极剧。为生老死。为往受但苦。当何时从老死得要也。诸比丘便自思惟得是意。何以故有老死。亦何因缘复老死。比丘便念。本得应意。生故为...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 1625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十二因缘生祥瑞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

一卷,后汉安玄,严佛调共译。说断生死应念十二因缘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

树下思十二因缘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