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条搜索结果

十善

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

《三藏法数》 / 440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十善业道经》 /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 248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十善

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為五蕴。二、处善巧,為十二处。叁、界善巧,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為处恶之因果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為叁世之道理,八、諦善巧,為四諦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為二乘叁...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

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见[善恶]条。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於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利為义。息倒归真曰顺理,止则息於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作二种,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业道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為海龙王说一切法,无不由心,应修十善,终明广摄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 《十善业道经》

十善

十善业道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十恶

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叁邪婬,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誑语。五两舌,新云离间语。六恶口,新云麤恶语。七綺语,新云杂秽语。语含婬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拨正因果,求僻信福者。此十者,并乖理而起,故名恶。又此十恶為苦报之业因,故名曰十...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

十善之业行也。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戒经

受十一善戒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戒力

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有此功力,谓之十善戒力。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业道

十善之业行,為生於善处之道,故曰十善业道。见[善恶]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戒经

一卷,失译。说十恶业之名,授十善戒之法,及杀生偷盗邪婬之十报十过。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

见[十善戒力]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十善正法

十善為顺理之正法,故有此名。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