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条搜索结果

叁昧

伊等之十二摩多也。见[悉曇章]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昧耶会

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叁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叁十天,共有七十叁尊。皆画其叁昧耶形。如大日為塔,宝生為五股杵,金刚歌為箜篌。杲宝抄曰:「叁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璽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3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刚叁昧

日本僧,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叁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叁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屩及匙筋,以綵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輒膜拜焉。」同续二有元和十叁年金刚叁昧游蜀之记事。 又(术语)如金刚能一切无碍,能通达...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种超越叁昧

超越者,谓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而具二义焉。 一、超入叁昧,超入叁昧者,谓离欲界不善法,有觉有观,入色界初禅,从初禅起,超入无色界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

《三藏法数》 / 48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叁昧

叁卷,后汉支娄迦讖译。与罗什译之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同本先出。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昧耶身

与[叁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為身。法报应之叁身。密教如其次第谓為种子,叁昧耶,尊形之叁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鈷等為大日之叁昧耶身。当於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為大日之叁昧耶身,乃至以莲华為弥陀之叁昧耶身等,各有别...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底哩叁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

叁卷,唐不空译。说念诵佛莲金叁部不动尊之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观佛叁昧

佛说观佛叁昧海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解一切眾生语言叁昧

法华经妙音品所说十六叁昧之一。嘉祥法华义疏十二曰:「解一切语言叁昧者,得此叁昧解眾生语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一相叁昧

禪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捨,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閒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昧耶形

以佛菩萨内证之本誓為标帜者。不动明王之刀剑,观音菩萨之莲华,及诸尊之印相等。是四种曼陀罗之一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法普入道门叁昧

维摩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口称叁昧

一心不乱,唱佛名也。又,依称名之功而发得叁昧,故谓之口称叁昧叁昧者,谓心性清澄如明镜,以至能照万像之位,且為得此位,心修行,亦曰叁昧。盖叁昧之名,通於因果也。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叁昧及口称叁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莲华部叁昧耶印

见[十八道]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宝镜叁昧

洞山大师所作。比心於明镜也。会元十叁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叁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鑑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