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条搜索结果

台宗五时教

台宗分别佛一代之说法為五时。第一华严时。佛成道后,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是依经题而与名。第二鹿苑时。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中於鹿野苑等说小乘阿含经之间。是就地而与名。第叁方等时。说阿含后八年说维摩胜鬘等诸大乘经。广(方之义),谈藏通别圆四教,均(等之义),被眾机之...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韦纽

Viṣṇu,又作违纽,毘纽,韦糅,毘瑟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译曰徧净等。大自在之别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乐变化

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或化乐。新译乐变化,或妙变化。欲界六中第五重之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元沙门,名惟则,号如。得法於中峰,住姑苏之师子林。註楞严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补註称為会解,盛行於世。交光之楞严正脉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餘年,海内讲听楞严者,惟知有会解,而他非所尚。」冯梦禎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经译梵以来,疏解者十餘家,唯如会解,学者翕然宗之。...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大自在外道

与[自在外道]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欲界六之最下,在须弥山半腹之四方,有主四人,谓之四王:东曰持国王,南曰增长王,西曰广目王,北曰多闻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覩史多

即兜率陀,此翻知足。涅槃经曰:「此,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為教化眾生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之左。主水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坐筵上。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荼吉尼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禪梵

色界中有四重之处。皆修禪定所生之处故曰禪。其第一禪更有叁,第一為大梵。第二為梵辅。第叁為梵眾。此叁通曰禪梵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十二

此於修大法时多加修之者。见密门杂钞。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自在后印

以左手握右手之地水(小指无名指),而入於掌中以大指头捻头指之第二节,是嚕捺罗后印,即自在后印也。见大日经疏十四。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圣善住意子所问经卷上

归命一切诸佛菩萨。归命世尊大智慧海。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法光明。归命圣者文殊师利大菩萨海。归命圣者善住意子。遍行大乘者。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皆是智者之所识知。一切悉是大阿罗汉。诸菩萨摩诃萨四万二千人。其名曰。...

《圣善住意子所问经》 /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 / 8581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眼明

阿罗汉所得叁明之一。眼通之更為明了者。眼通凡圣皆能得之,眼明非圣者不能得。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新作波罗贺麼Brahmadeva,色界之初禪也。此离欲界之婬欲,寂静清净,故云梵。此中有叁:第一梵眾Brahmakāyika,第二梵辅Brahma urohita,第叁大梵Mahā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