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条搜索结果

华梵

即四王,皆帝释之外臣也。又称护世者,以能护持世间故也。(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主。言帝释者,华梵兼举也。) 一、提头赖吒王,梵语提头赖吒,又云提多罗吒,华言持国。谓能护持国土也,亦云安民,谓令人民悉得安隐也。居须弥山东黄金山。(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255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乐变化

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或化乐。新译乐变化,或妙变化。欲界六中第五重之也。自以通力自在变作妙乐而娱乐,故名。智度论九曰:「化自乐者,自化五尘而自娱乐,故言化自乐。」佛地论五曰:「乐变化,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俱舍颂疏世品一曰:「乐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大自在外道

与[自在外道]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Parittābha,色界第二禪中初之梵名。译曰有光寿,少光。玄应音义十二曰:「廅,晋言有光寿,是第二禪中初也,亦名少光,以光小故也。」可洪音义一曰:「廅正作廅也,四阿唅暮抄云波栗阿波,此言少光。」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少净

色界第叁禪第一之名。意识受净妙之乐,故名净。第叁禪之中,此最少,故名少净。见颂疏世间品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外道

行事钞下四所举十种外道中有梵為因外道,以梵為万物生因之外道也。此外道有叁种:一鞞陀论师之梵,二鞞纽论师之梵,叁摩醯首罗论师之梵。鞞陀论师以梵為那罗延所生,摩醯首罗论师以梵為摩醯首罗之应身。见[大梵]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无量光

色界第二静虑叁中之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欲界六之最下,在须弥山半腹之四方,有主四人,谓之四王:东曰持国王,南曰增长王,西曰广目王,北曰多闻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梵摩

之具名。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韦纽

Viṣṇu,又作违纽,毘纽,韦糅,毘瑟纽,毘瑟笯,毘瑟怒,毘搜纽,毘瘦纽。译曰徧净等。大自在之别名,生於劫初大水中,有一千头二千手,从其脐中生大莲华,莲华上化生梵王云。智度论二曰:「如韦纽,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同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爱身

在欲界。智度论十曰:「爱身在六上,形色绝妙。故言爱身。」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覩史多

即兜率陀,此翻知足。涅槃经曰:「此,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為教化眾生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十二

此於修大法时多加修之者。见密门杂钞。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自在后印

以左手握右手之地水(小指无名指),而入於掌中以大指头捻头指之第二节,是嚕捺罗后印,即自在后印也。见大日经疏十四。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妙音乐

辩才之异名,其妃曰辩才女,密教以為胎藏界金刚部院之一眾,显教谓為妙音菩萨。法华妙音菩萨品说之。大日经疏五曰:「次地置萨囉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或曰辩才,次地并置其妃。」同十五曰:「妙音是名也,金光明云大辩才女,大辩谓后也。我出声胜百千梵声,故...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