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手之一,如如意轮观音右手当其颊,标思惟之相也。大日经疏十六曰:「不思议具慧者,菩萨作思惟手。」註曰:「与如意轮菩萨手同,亦如前净居天印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又称宿曜,印度之天文法也。其中有二十八宿Nakṣatra,十二宫Rāśi,七曜Graha之别。人界天界一切之事实,恒相反影,吉凶之相,现於宿曜,且由星宿之运行,而豫定个人之运命者也。是為星占法。阴阳师,兵家,及密教之占卜者皆传播之。藏经中有宿命智陀罗尼经,宿命陀罗尼,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此经藏内无之。据日本诸书之说,则颇有来歷。如谷响集一曰:「台家经旨相承口诀中云:莲华叁昧经亦云无障碍经,具题云妙法莲华叁昧秘密叁摩耶经。智证大师拔十卷中至要请来云。」鹿王禪院如意宝珠记曰:「兹有经其名云莲华叁昧经,震旦国中唯一部之经也。故震旦青龙寺法全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411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修行满足证得境界之十佛。对於解境十佛而言。旧华严经叁十七所列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新华严经作正觉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新本性佛),如意佛(新随乐佛)之名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见[五通]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卷,宋施护译。佛在舍卫国向阿难说四方电神之名,并说神咒。观自在等亦各说一咒。即雷除之咒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舍利既有米粒之名,则可以米為舍利。又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曰:「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马脑玻璃眾宝等造作舍利。(中略)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菩萨之行满足后所起之化他智慧也:一、通达智,欲见之境界自在得之智也。二、随念智,忆念在观心中了知诸法之相,出观后亦得不忘之智也。叁、安立智,在了知之诸境界,能立正教使他人修行之智也。四、和合智,由得了之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和合之境界,转一切烦恼而為菩提之智也。五...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普徧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宝思惟译,一卷,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失译,大随求八印,宗叡传,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示念佛叁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叁,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