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条搜索结果

提婆

Deva,译曰天。如摩訶提婆之译為大天。提婆达多之译為天授是也。 又(人名)又作提波,菩萨名,译作天,后以一目施神,故曰迦那提婆Kāṇadeva,伽那者片目之义。或以一目授女子。本执师子国人,龙树之弟子,付法藏第十四祖也。提婆菩萨传曰:「提婆菩萨,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博识...

《佛学大辞典》 / 704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末佉劬奢离

见[末伽拘赊]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鬱多罗

又作优多。仙人名。释迦之本生,尝於过去住波罗捺国,求正道之念深,自剥身皮為纸,折取身骨為笔,以血和墨,听受书写婆罗门所诵之颂偈。见贤愚经一,菩萨本行经下。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山王

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眾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以破无明,超前之行位也。二、香山王Gandhamādana-girirāja,此山中徧满一切诸香,以譬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之妙香徧熏一切也。叁、鞞陀山,梵语鞞陀Vaidharī,华云...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宝

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於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叁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佉。」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叁...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无欲仙人

仙人之无多欲者。行事钞下二之一曰:「四分八种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酸枣、甘庶、蕤果、葡萄、舍楼伽等浆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阿湿婆他

Aśva āda,木名。译曰马脚。翻梵语九曰:「阿湿婆他,应云阿舍婆陀,译曰:阿舍婆者,马。陀者,脚。」或谓Aśvattha,即菩提树之误。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至那罗闍弗咀罗

Cinarāja utra,译曰汉王子,也。见西域记四。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Virya,毘耶之略。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摩多

Mātṛ(N.sg.f.mātā),又作莽多。译曰母。见梵语杂名。悉曇四十七字,母韵之十二字為摩多,子韵之叁十五字為体文。摩多者,母之义,以彼发体文之韵故也。悉曇叁密钞一曰:「摩多此云点画,或云韵。」是义译也。但梵字之相承有四种。其中梵王相承(又曰南天相承)者,摩多為十二...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食物五果

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等。叁、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松柏子等。麤糠皮曰糩。五、角果,如大豆小豆菱等。见名义集叁,盂兰盆经疏新记下。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Ārya,阿耶之略。译曰圣者。玄应音义十六曰:「耶,此云出者。谓出苦也。义译為圣者。」又第八识之名,新称阿赖耶,旧称阿耶,略云耶。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摩訶摩瑜

Mahāmayūri,王名。译曰大孔雀。见陀罗尼集经九。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但叁衣

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但持僧伽、鬱多罗、安陀会之叁衣,不更畜餘衣也。资持记下叁之一曰:「但叁衣,但犹独也,叁法服外无别衣故。」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婆陀

Baddha Baudha,又作缚驮,译曰缚。智度论四十八曰:「婆陀,秦言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满驮,此译為缚。」 又(术语)阿波陀那Avadāna之略。十二部经中之第八、譬喻经也。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荷力皮陀

Ṛgveda,四吠陀之一。俱吠陀也。见[韦陀]条。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小前后等积集而成自体也。色蕴,心蕴等。义林章五本曰:「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於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鉢罗婆陀。(中略)或翻為聚,故法华...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仙

一闍那首那梵志,二婆私吒梵志,叁先尼梵志,四迦叶梵志,五富那梵志,六清净浮梵志,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梵志,十须婆陀梵志,此十仙各先与佛论议,终归伏而证阿罗汉果。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阿祇

又作阿祇利。阿闍之变音。玄应音义九曰:「阿祇利,或言阿闍黎,皆讹也,正言阿遮利耶。或作夜,此译云正行,或言轨范师也。」四分律开宗记七本曰:「阿闍,或祇,阿祇利,此云正行。」梵Ācārya。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Virya,又作毘离耶,尾唎也。六度之一。译曰精进,又曰勤。或曰忍辱。大乘义章十二曰:「毘离耶者,此云精进。练心於法,故说為精。精心务达,故称為进。」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毘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梵语杂名曰:「勤,尾唎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摩低

见[摩窒里迦]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迦良那伽

太子名。译曰善事。见贤愚经十。梵Kalyānakāri。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常求利

又作常瞿利、穰虞、蘘虞哩曳。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迦毘

外道名。见[迦毘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