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相违之第叁。有法者,宗之前名辞,自相者,於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即谓立者所设之因,望其宗之前名辞时,缺因之后二相,故不為成立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之因,而反為可打消之之理由,遂至敌者即用其因,成立反对之宗者。见因明入正理论等。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谓因明同喻所备之条件与[因]同品类也。例如内阁总理亦应守中华民国法律(宗),為中华民国故(因),人民如其餘人民(同喻),之论式中「其餘公民」之同喻,与「中华民国人民」之因,同一品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Kabari,外道名。译曰结鬘。入正理论疏中曰:「迦婆离,此云结鬘。穿人髑髏,以為鬘饰。人有誚者,遂立量言:人顶骨净(宗),眾生分故(因),犹如螺贝(喻),因喻虽无有过,宗违世间共為不净。」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因明异喻所备之条件与因异品类也。例如内阁总理亦应守中华民国法律(宗),為中华民国人民故(因),如外国人(异喻),之论式中,外国人之异喻,与中华民国人民之因,全异品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观空理之智慧。嘉祥法华经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安乐集上曰:「若依维摩经,不可思议解脱為宗。若依般若经,空慧為宗。」瓔珞本业经下曰:「為过去未来现在一切眾生,开空慧道,入法明门。」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因十四过类之第七。谓不知宗因宽狭之规则,滥為义推,由反面攻击立者论法时所招之过误也。凡宗因之关係,因之范围,与宗之范围同等。若狭时,得论理推断,不许因之范围,较宗之范围宽广,然敌者不知此理,例如对於「声无常(宗),由人意力发故(因),犹如人造品(同喻)。」之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