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条搜索结果

因缘

大衍所立四之第一。见[]条附录四项下。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法相之略。

《佛学大辞典》 / 6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教十

华严於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旨,而為十。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之分别。成於第叁祖贤首。见[五教]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法眼

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传而至雪峰。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禪师。住金陵清凉院。尝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并说叁界唯心,万法唯识。世谓之法眼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古来实有

外道十六之一。谓过去及未来為实有而非假。胜论,时计之二外道也。义林章一曰:「去来实有,谓胜论外道及时计外道等,亦作此计。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虽通小乘,今取外道。」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黄檗

名取於福清之黄檗山。唐贞元五年,正干禪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山,断际禪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寂后,临济义玄之门裔,大為繁兴,尔后黄檗之道场,与临济之风,一其盛衰,隆於宋,废於元,至明代復兴。崇禎九年,隐元住此山,尤能中兴黄檗之古道,清顺治十一年,应日...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四论

隋嘉祥扩张叁论以前,诸师多研学四论,故从世称之為四论。非别有四论一也。嘉祥於四论中特取中,百,十二之叁论,於叁论玄义述八义。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门也。莲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游止庐山,与高僧朝士结缘修行,故云诸教叁昧其名甚眾,功高易进念佛為先,因以莲名其社焉。」又曰:「元贞元元年正月,述明居士燕觉道破衣和尚,钦奉圣旨勅开莲善...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去来实有

外道十六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有者,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是也。為胜论及时计外道之所计者。又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亦為此说。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龙树

龙树虽為八之祖。然单曰龙树。為叁论之空。是在天竺,与弥勒之瑜伽并行,大乘之随一也。寄归传一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假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真实之旨,是各称自所信之也。又明真如法相实理之旨,如云性,天台之别教,华严之终教已上是也。观经散善义曰:「真难遇。」五会法事讚本曰:「念佛成佛是真。」慈恩传八曰:「臣等夙敬真,幸窥天藻。」广百论释论曰:「重显真,遗彼餘疑。」教行信证化卷曰:「钞...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相应

梵语瑜伽Yoga,译曰相应。真言之异名。彼以叁密相应之旨為本,故曰瑜伽,又云相应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梵网

又名大乘律。日本传教大师所立之派。以梵网戒品為所依,故名。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华严

以华严经為所依,故称曰华严。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為叁祖,清凉澄观法师為四祖,圭峰密禪师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為七祖,大唐道璿律师於日本天平八年齎华严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日本净土真四法

一教法,净土之大无量寿经也。二行法,第十七愿成就之名号也。叁信法,第十八愿成就之信心也。四证法,第十一愿成就之至灭度也。以此四法,总括一,一之本典,题曰教行信证,為此也。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