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条搜索结果

一切如来

称大空叁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叁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故说為大空,圆满萨婆若。」同疏六曰:「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者。如大般若经说:一切有心者悉有佛性,此佛性即名首楞严,亦名金刚叁昧,亦名般若波罗蜜多。佛佛道同,更无异路。若...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部

叁部印之一,佛部之入印也。见[印]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光佛手

天台之佛陇有禪师,曰光,智者顗禪师尝梦师以手招之。佛者,禪门悟道人之通称,又拟於古之锭光佛。祖庭事苑五曰:「智者顗禪师,年十五时,礼佛像,怳然如梦,见大山临海际,峰顶有僧,招手接入一伽蓝:汝当居此,汝当修此。天台佛陇有光禪师,先居此峰,谓弟子曰:不久当有善...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故云八也。 一、初禅天,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 二、二禅天,谓既得初禅天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空

又云四无色(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āna),十二门禪中之四禪也。一空无边处,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捨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二识无边处,行人更厌前外之空,捨其虚空缘内识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叁无...

《佛学大辞典》 / 455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恶觉譬如风,譬如壁,壁坚固,则觉风不能入也。止观五曰:「止是壁,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同辅行曰:「壁者室有四壁,则八风不入。」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弥陀

弥陀之住印也。见[印]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性喜乐地

叁界九地之一。色界之第二禪天也。此地之天之眾生,住於胜妙之禪,由禪生心识之喜乐,故名性喜乐地。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人之寿命有。八万四千岁為最长,十岁為最短。百岁增减一岁也。其增之时期,名為增劫,其减之时期,名為减劫。今為减劫之时期,释迦佛之出世,命百岁之时也。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时出世,弥勒劫增出世。」然通常人之命為五十岁者,由释迦如来故,减二十岁八十岁...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一切如来必

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為必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印,為授大菩提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金刚部之入印也。见[印]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即指叁叁昧叁解脱门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法界

胎藏界大日之入印,金刚界大日之智拳印,总名為法界印。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光佛

即[燃灯佛]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禅天五支功德

一、舍支,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叁禅即发。若证叁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叁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叁、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谓行者既发叁禅...

《三藏法数》 / 228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