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毗婆舍那,华言观。谓以寂静之慧,观察根尘内外诸法,令叁昧成就,进趣菩提,故行有叁焉。(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尘者,即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相,相即观境也。谓修观之时,于此心观之中,分别了知叁昧境界之相...
《三藏法数》 / 220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乘之观法也。观诸法為因缘生,性空无我也。许因缘生之相许為实有而观性之空无,故名性空观。二、相空观,般若经所说大乘之初门也。观诸法之相為空也。视為有实之相,尚為凡夫之妄见,如实无其相,而指空华為实有也。此更进而空无诸法之...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诸法何故事事无碍。一唯心所现故,诸法之本原,非有别种,為自唯一如来藏心缘起之差别法,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二法无定性故,诸法為如来藏心之缘起法,原无一定之自性。故有彼此和融之理。叁缘起相由故,缘起之法,不得单独保体,必為相由而仅成体者,故随而有可和融之理。四法...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又曰缘气,缘事。是為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故谓之缘影。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曰缘气。是非能缘之心性,而為所缘之事相(即四分中之相分),故曰缘事。缘影有二种:五识及五因缘之意识,缘外之五尘时,心内所现之色声等是一也。又五后之意识,独类之意识,...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见有而无有,譬之镜中之影像。般若经十喻之一。智度论六曰:「如镜像,实空不生不灭,誑惑人眼。一切诸法,亦復如是。空不实不生不灭,誑惑凡夫人眼。(中略)诸法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心识游行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餘曰:「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中略)作用名行解,影像名行相。」 又修行与知解。释氏要览下曰:「宗鑑录云:禪僧行解有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Cha,又作攃,车。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影不可得之义也,不覆欲之声也,其义自Chāyā(影)语得之。金刚顶经曰:「嗟字门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嗟字时,不覆欲声。」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一,知一切眾生心行智。二,知一切眾生业报智。叁,知一切佛法智。四,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五,知一切陀罗尼门智。六,知一切文字辩才智。七,知一切眾生语言音声辞辩善巧智。八,於一切世界中普现其身智。九,於一切眾会中普现影像智。十,於一切受生处中具一切智。见唐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