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光明破眾生昏闇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法藏疏曰:「鉴照不昧名為明咒。」又明為咒之别名。佛於光中说陀罗尼。故名咒為明。大明即大咒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Citta,四卷楞伽经注举汗栗太Hṛd Hṛdaya(自性清净心)、质多心(虑知心)之二心。止观举质多心、汗栗驮心(草木心)、矣栗驮心(精集精要心)之叁心。大日经疏举质多心与干栗驮心之二心。干栗驮心附肉团心与真实心之二义。法相宗於唯识述记与唯识枢要举质多(心)、末那(意)、...
《佛学大辞典》 / 1674字 / 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般若波罗蜜多咒四名之一。此咒独绝无伦,故曰无等等咒。无等等者无等无等也。般若心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中略)是无等等咒。」同略疏曰:「四独绝无偈,名无等等咒。」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禪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闻法出家,於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得,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僧堂清规曰:「...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诸法皆空之相状。因缘生之法,无有自性,是空之相状也。智度论六曰:「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同五十叁曰:「须菩提常行无諍叁昧,与[菩萨]同事,巧便乐说一种空相法门。」 又真空之体相,名為空相。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唐太宗製。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仁集王羲之草书以勒石。今按原文。记作於太宗贞观二十二年。至高宗咸亨四年始立碑。世谓之集王圣教序。别於褚圣教而言。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般若心经与绘马也。禪院之祈祷及盂兰盆会等,印造此二者焚之。加以纸钱,经罢焚化。传是宋时禪林之法。盖以人鬼道异,若火化之,则他得受用也。异闻总录云:李泳子永,常印尊胜陀罗尼幡,焚施鬼道,即此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谓有相為空性,而空性亦為有相也。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於其中而通达者,是為入不二法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他人与自己。出生菩提心经曰:「当知是人解脱他己,立安人天。」海会菩萨所问经曰:「菩萨虽在独住,不利他己阿兰若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唐文宗太和叁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刚经五千二百八十七言,尊胜陀罗尼经叁千二十言。阿弥陀经一千八百言,普贤行法经六千九百九十言,实相法密经叁千一百五言,般若心经二百五十八言也。见稽古史略叁。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叁十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不空羂索咒经一卷,隋闍那崛多译。不空羂索神咒神经,一卷,唐玄奘译。不空羂索咒心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已上四经皆前经之第一品也。又,佛说不空羂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