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受戒者一旦违反戒法也。破戒者所受之戒体,尚存於身中也。行事钞之叁曰:「十轮云: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餘力犹示於人天导行,犹如牛黄麝香烧香等喻。佛因说偈:瞻卜华虽萎,胜於一切华,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末法灯明记曰:「若有戒法,可有破戒,既无戒法,由破何戒...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持论八曰:「叁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彊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又云略戒:「诸恶莫作,眾(或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之偈颂也。是过去七佛所通说,又為通於一切大小乘之戒经,故谓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见七佛通戒条。(CBETA註:疑為见[七佛通戒偈]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聚,集也。戒,禁戒也。此叁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叁聚戒。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
《三藏法数》 / 401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依大乘方等之文所立之戒坛也。与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坛相对立,摄人最為宽大者。唐代宗永泰元年始於京城建之,其后至宣宗朝,承武宗破佛之后,使於方等戒坛盛度僧尼。僧史略下曰:「代宗永泰元年叁月二十八日,勅大兴善寺,方等戒坛所须,一切官给。至四月,勅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