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 条搜索结果

叁归五慈心厌离功德经

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果报

持五则得人趣之果报。文句四下曰:「普曜曰:五道源来,五為人,十善生天。」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两小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而稍大,把上者向下击之使鸣,专於受用之,故云尺。勅修清规沙弥得度曰:「设师座机,与住持分手,机上安香烛手鑢尺。」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比丘受时之膝也。即右膝着地之坐法。见[右膝着地]条。行事钞上之叁曰:「若堂内者,至门限内,举手呼言:某甲来!彼来已為捉衣鉢,令至僧中,教礼僧足已,至师前,右膝着地合掌。」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叁事

身口意叁事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一、解脱,谓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则自然远离惑业之缚,而得自在,是名解脱。 二、定共,谓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天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与定俱发,是名定共。(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皆色界天也。) 叁、道...

《三藏法数》 / 190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於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优婆夷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恒常

六种之一。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出家二

一、十,谓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花鬘衣、八不观听歌舞、九手不捉金银财宝、十不过中食。此十是初出家沙弥所持,是为出家十。(梵语沙弥,华言息慈。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 二、具足,具足者,即二百五十也。谓...

《三藏法数》 / 407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尼八弃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叁、淫,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

《三藏法数》 / 333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五法不得授人

谓比丘当深信因果,常生惭愧,行精进,法义无忘,方堪授人法。若不能如是者,则不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无信,信为万善之本,众德之基,比丘若不具足正信,则于法自必不能持守,何况为师而授人也。 二、无惭,惭谓惭耻。比丘之心,若无惭耻,自必肆情纵...

《三藏法数》 / 24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无為

密教之叁昧耶也,虽依阿闍梨之加持而受得,然是暂借外缘,显本来自身之具得者,此為本不生之,不依自他之能所,故曰无為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尼八敬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尼。(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

《三藏法数》 / 439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律之法门。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

无作

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体有二、一作,二无作,作者,谓受时如法动作身口意叁业,可见闻之业体。无作者,谓依此时作之缘而生於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动作(即作),而一旦生了,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故称為无作。作於身口动...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