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瑜伽论為本论,其他释论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已上二论是天亲菩萨所作。叁、显扬论。又名总包集义论。是无着菩萨所造。四、摄大乘论。又名广包大义论。是无着菩萨造。其释论為天亲及无性造。五、杂集论。又...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7日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於真諦中立心境共為真空,於俗諦中立唯境无识之义,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盖内识有境有心,心必託境而起故也。义林章一末曰:「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成立境唯。為简於彼言识之唯。」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7日梵名Candragu ta,又曰月藏。中印度那烂陀寺之沙门,与护法论师同代。尝造辨中边论之释,说赖耶缘起论,唱道本有种子之说。见西域记九,唯识述记二末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