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条搜索结果

為相

生住异灭之四者,此二种。一一期四相。法之初名生,生已而相似相异名住,此相续之转变名异,后无名灭。二剎那生灭。谓一剎那中具四相也。此大小乘之别,大乘法相宗谓色心之法体,自生住异灭四相之变化。即言四相者,以其变化分位而名之假法也。本无今之位名生。生位暂停...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想无想

想与无想之情。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形,无形,想,无想,非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数者。」金刚经曰:「若想,若无想。」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情居

情乐住之处九种也。又曰九眾生居,亦曰九居:一欲界之人天,二梵眾天,叁极光净天,四徧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处,九非想非非想处。长阿含经九曰:「云何九觉法?谓九眾生居。或眾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或眾生若干种身...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对於无或空而言。此等之别。如叁世实者,实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也。圆成实性者,妙也。(二)十二因缘之一。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支。若约於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於壮年以后。(叁)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固执法為实之小乘卑见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世尊為除彼法执,次於鷲岭说诸法空。」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耶无耶

心驰於无二边而犹豫不决定也。多以名属於欲界修所断之无覆无记邪行相之智,亦以為孤疑之相而用之者。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难叁人

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叁阿难:阿难陀,此云欢喜,持小乘藏。阿难跋阤(Ānandabhadra)此云欢喜贤,受持杂藏。阿难娑伽(Ānandasāgara)此云欢喜海,持佛藏。」华严玄谈八引集法经出阿难,阿难跋阤,阿难迦罗叁人。探玄记二引阿闍世王懺悔经举阿难陀,阿难跋阤,阿难娑...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根本说一切部苾芻习学略法

一卷元拔合思巴集。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生,於诸趣结生之一剎那也。二本,除生之一剎那,死一剎那前之餘位也。叁死,為最后之一剎那,而中之前也。四中,死与生中间生起之身心也。欲界色界之情皆具四。见俱舍论九。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事之甚少者,无相类者。无量寿经上曰:「顏貌端正,超世希。」法华经序品曰:「是不思议,现希事。」嘉祥法华疏叁曰:「旷世所无,故言希。」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等等

谓数量之大无上也。无相等同等数之意。又云无等等。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未曾

十二部经之一。梵名阿浮陀达磨Adbhutadharma记佛菩萨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之经文也。华严疏钞二十一曰:「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亦云希法。」四分饰宗记叁本曰:「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旧名未曾。」法华玄义曰:「佛现种种神力,眾怪未曾。」 又(经名)一卷,失译。说造...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根本说一切部毘奈耶安居事

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根本说一切部尼陀那目得迦

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於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於后五卷说之。是关於律之缘起本生也。梵Mūlasarvāstivādanidānamātṛka。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為转变

為法生住异灭,常转变也。华严演义钞二十一曰:「杂集论云:若法生住异灭,可名為。」生住异灭即转变之相也。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