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条搜索结果

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无,西国有),第六手把鉞斧。」然不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曰:「第五手掌俱果,第六手持鉞斧。」又不空译之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曰:「俱果(其果状似木瓜)。」梵Bi...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二因

无明行。行识。识名色。名色六入。六入触。触受。受爱。爱取。取有。有生。生老死(诸经说十二因。其言如此)无明行。于不了名为无明。以无明故发生于行。无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次第。增上。因亲生名因。就因辨故名因次第后心是前心次第子。次第法为故名次第六识能六尘。名之为。六尘与彼法作故名。增上六根等法生识中。强名为增上用。增上法为故名增上

《法门名义集》 / 95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起偈

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文也(但偈中说叁諦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為苦灭之二諦)。约於其中苦諦之因生,谓之起偈。又曰起法颂。又以此法颂安置於塔基,塔内或佛像体内,则谓之法身舍利偈,亦曰法身偈。见[法身偈]条。寄归传四曰:「凡形像及以制底,金银铜铁...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大事因

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证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一切如来出现于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经云:如来惟以一大事因故出现于世...

《三藏法数》 / 127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大光明王发心因

贤愚经大光明始发无上心品说,大光明王自外国得白象,付之象师,使其调养。不久象能调从。象师以白於王。王乃驾象出游。象气猛壮,见牝象,奔驰至深林,王因伤身垂死。以责象师。象师言我唯能调身。不能调心。唯有佛能调心。王闻之。踊跃发大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二因真言

最胜王经长者流水品说之,又密咒圆因往生集亦说之。但与前不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旧曰。新曰所。所也。四之一。心识对於境界时(如眼之於色),心识谓之能,境界谓之所為攀,心识各自攀境界之义也。因而境界於心识為所,即心识其所而起者,称之為或所,与他之诸别异。见大乘义章叁本,叁藏法数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色声等之六尘也。楞严经二曰:「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尘,分别影事。」长水之义疏曰:「悟知尘之心是影事。」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日冷十叁

,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因,谓六根为因,六尘为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余根亦然,是名因。(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次第,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名次第。(心、心所法者,心即心...

《三藏法数》 / 254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中乃指心之所之境中也。故大智度论二十一曰:「初学繫心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此是所之境。非中亦是境之名目。若中亦是境之名目。下当云及。不当用若字。小止观曰:「尔时当繫念鼻端,令心住在中,无分散意。」可知繫念鼻端,即是心住中。若谓中是境,...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

毘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於罗阅祇大城中时穀贵飢饉,(中略)其时罗阅祇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於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採鱼着岸上,在於陆跳。我尔时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以神佛之因為文句而舞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