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条搜索结果

灌顶

谓一般俗人入灌顶坛,投华於诸尊而结也。当投华时,使以尊像為与我有宿之尊体而念之,结之名基於此。因名投华叁摩耶。是二种灌顶之一。见[灌顶]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净土门所立,说念佛有叁之功力:一、亲,眾生起行口常称佛名,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谓眾生之叁业与佛之叁业不相捨离也。二、近,眾生愿见佛,佛即应念而现至目前也。叁、增上,眾生称念佛,则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终之时,佛圣眾皆来迎,不為...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叁昧

法华经所说十六叁昧之一。灭尽定之异名。都灭一切识心而离所之禪定也。法华经嘉祥疏十二曰:「无叁昧即灭尽定。」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香火因

古人盟誓。多设香火告神。故佛家谓彼此契合曰香火因。谓如结盟於宿世。故逾分相爱也。北史曰:「与主上有香火因,故相救援耳。」白居易诗曰:「香火因久愿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戒因

鼻奈耶之异名,十卷,姚秦竺佛念译。小乘律。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见[慈悲]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僧护经

佛说因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佛一一答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 《佛说因缘僧护经》

佛说顶生王因经卷第四

“复次,粗坚园南二十由旬有粗坚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四宝台间错庄严,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华果、树林、衣服、音乐、庄严等树一一具足;亦有舆辇,随思即至受诸快乐。彼有天仙修习梵...

《顶生王因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703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1日

虑之状。圆觉经曰:「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气,於中积集。似有相,假名為心。」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等无间

之一。此乃於心心所相续上而立之,灭於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也。犹如渡野中独木桥,前人避开以渡后人也。等者等同之义,前念后念其心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皆為一个,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為一个而相等者,谓之等。如色法...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佛说未曾有因经卷下

佛复惟曰。今我法中。有诸比丘。言行不同。心口相违。或为利养钱财饮食。或为名誉要集眷属。或有厌恶。王法役使出家为道。都无有心向三脱门。度三有苦。以不净心。贪受信施。不知后世。弥劫受殃。偿其宿债。为是等故。岂得不说。佛告王曰。忆念过去。无数劫时。有一大国。名裴扇阇...

《佛说未曾有因经》 /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 9841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07日

生论

一卷,圣者鬱楞迦造。明十二因之义者。隋达摩笈多译。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不思议

曼荼罗之法,以叁密之方便為,行者之观心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起。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声闻与觉同异

大乘义章十七末言五同六异。法华文句七下言六同十异。法华义疏八言七同十一异。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

厌苦

善导分观经之发起序為七段,自时韦提希被幽闭已至共為眷属之一段,科為厌苦。谓此一段為韦提希夫人為阿闍世王所幽闭,起厌娑婆苦之情之起也。观经序分义曰:「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為眷属已来,明厌苦。」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