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条搜索结果

佛说邪

闻如是: 一时,尊者阿难,在罗阅祇城迦兰陀竹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有异邪命,是尊者阿难𩮰角友,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尊者阿难所,到已共尊者阿难面相慰劳。面相慰劳已,却坐一面。彼邪命却坐一面已,语尊者阿难曰:“我欲有所问,听我所问。” “当问,贤者!”邪命闻已知之...

《邪经》 /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 54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1日

确执异而諍论也。玄义二下曰:「各执一文,自起諍。」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毘婆沙律

律毘婆沙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释帝善

帝释天之宫殿,名善城。[善城]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律毘婆娑

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小乘律部五论之一。广释四分律者。巴Samanta āsādikā。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心相

道之中有二种:一、叁心相道。二、十六心相道。叁心相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二、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也。叁、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也。唯识论九等。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叁心相

谓真道之后,更发后得智,以叁心观二空之理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妄情之所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情各异,稟者无依。」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住定佛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五愿,使他方之菩萨得於定中佛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叁昧,住是叁昧,至於成佛,常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為常一之义,谓之我,又云身。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唯识论四曰:「我者,谓我执。於非我法妄计為我,故名我。」同述记九末曰:「梵云没曳达利瑟致,此云我。」大乘义章六曰:「言身者,亦名我。五阴名身,身中我,取执分别,从其...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二种邪

一、破世间乐邪,谓人若言无罪福报,亦无如来等贤圣,因起此邪,舍善为恶,当堕苦趣,失人天乐,是名破世间乐邪。 二、破涅槃道邪,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人贪着于我,分别有无,起善灭恶,因起善故,得世间之乐;因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是名破涅槃道邪

《三藏法数》 / 114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思]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諦阿闍梨

发得叁昧而得秘密灌顶之阿闍梨也。即入地已上者是也,已下者為未諦之法则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不可有对色

叁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内之胜义根),与声香味触四尘之丸法者,非眼所,故云不可。為极微所成,故云有对色。对者,对待障碍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六十二

六字部本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