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条搜索结果

善知十德

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毘目仙人举十喻嘆其功德:一善知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二善知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叁善知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四善知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五善知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四食之一。地狱之眾生及无色界之诸天等,皆无段食等之叁食,祇以持体,故名食。传心法要上曰:「有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飢疮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忘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十种善知

一令住於菩提心之善知,二令生善根之善知,叁令行诸波罗蜜之善知,四令解说一切法之善知,五令成熟一切眾生之善知,六令得决定辩才之善知,七令不着一切世间之善知,八令於一切劫修行无厌倦之善知,九令安住於普贤行之善知,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之善知。见唐华...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叁善知

者,闻名钦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谓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以训诲,同行知以策励,外护知以资养,叁者俱备,方能成就其功,故名善知也。 一、教授善知,宣传圣言曰教,训诲于我曰授;即教授之师也。谓其人内外方便,通塞障碍皆能决了,是名教授善知。...

《三藏法数》 / 19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者,如云有情,归敬仪中曰:「有凡夫。」观经散善义曰:「含灵闻之生信,有覩者西归。」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蕴蓄心之意,如云含,谓有情也。西域记序曰:「蕴怀灵之异。」 又為五蕴之一,故云蕴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五重唯

法相宗所立。观万法唯之理,有由浅至深之五重。见[唯]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大乘显经卷下

尔时会中有月实胜上童真,从座而起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见色因?云何见欲因?云何见见因?云何见戒取因?” 佛告月实:“智见智境,愚见愚境,智者见诸姝丽美色,了知秽恶,唯是肉段筋骨脓血,大脉小脉大肠小肠,𦙽液脑膜肾心脾胆,肝肺肚胃生藏熟藏,黄痰涕唾发须毛爪,大小...

《大乘显经》 / 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诏译 / 6833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9日

具名唯叁性观。叁性者何?一曰徧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叁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叁性,则以徧计所执性,係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係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叁性观。唯者简持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81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阿赖耶叁种境

一种子。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二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叁器界。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眾生之依报也。阿赖耶常以此叁种為所缘之境。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大乘显经之略名。二卷,唐地婆訶罗译。大宝积经第叁十九,贤护长者会之异译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眾生之真心,知精明,谓為精。圆觉经曰:「汝今者精元明能生诸缘。」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性唯

对生灭变化下八之相唯,称常住无相之真如曰性唯。 又五重唯之第五遣相证性也。参照[唯]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之一。以眼根為所依而生,了别色境者。随能生之眼根而立眼之名。叁藏法数二十一曰:「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此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唯论五曰:「眼乃至意,随根立名。」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

第六意

就唯论所立八从眼数之意位於第六,故谓為第六,亦云第六意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