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yaśas,沙门名。译曰法称。见开元录四。译曰法明。见出叁藏记十一。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谓圆顿戒相承,止观业相承,遮那业相承。达磨相承也。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一卷,失译,附东晋录。波琉璃国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槵子百八称佛陀达磨僧伽之名,并分别功德之浅深。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smatrāta,阿罗汉名。译曰法救。有四人:一於佛灭后叁百年出世,作无常品等鄔南那颂。俱舍论一曰:「大德法救无常品等。」同光记一曰:「达磨多罗,此云法救。师涅槃后叁百年出世。」二於四百年出世,為婆娑论四评家之一人,俱舍论中往往引之。叁於六百年出世,立漏随增义之人...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见[阿浮达磨]项。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Gurudharma,又作窶嚕达磨。译曰敬法尊法。比丘尼宜受持之八敬法也。四分律法礪疏一本曰:「瞿娄曰尊,达磨是法,谓八尊法。」百一羯磨二(细註)曰:「窶嚕达磨,是尊义,师义,所恭敬义。此字既含多义,為此比来译者,科随其一,於理皆得也。」见[八敬戒]条。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教法之踪迹。资持记上一之二曰:「圣人出现,為物垂范,谓之教迹。」续高僧传一曰:「五时教迹,迄今流行。」报恩经一曰:「如来教迹,随宜叁藏九部。」玄义十下曰:「达磨多罗。释教迹义云:教者谓佛被下之言,迹谓踪迹,亦应迹化迹,言圣人布教各有归从。」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梵名达磨多罗Dharmatāta,有四人。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比丘白佛。大德。惟此出生相续缘生。为更别有缘生。佛言。比丘。我说八门缘生。一谓受用世俗者。如眼缘色生眼识。三和有触触缘受如是等。二谓说助持者。缘生如四食作缘。根大得住当有增益。三谓说助持因者。缘生如诸谷中种子。田水缘故便有牙等。四谓说出生续系者。缘生如能摄聚分...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 465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30日
Dharma
utra,太子名。译曰法子。见歷代叁宝记八。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dhātu,译作法界。或谓诸法之身体,或谓佛舍利。大日经疏七曰:「梵云达磨驮都。名為法界,界是体义,分义。佛之舍利,亦名如来驮都,言是如来身分也。」同六曰:「莲华臺达磨驮都,所為法身舍利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jñāna,比丘名。译作法智。见开元录六。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deva,沙门名。译作法天。见求法高僧传下。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开山忌。达磨忌等法会之满散。即结愿之日。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举起公案也。但此為举起公案而记载时所用之词,在座上正唱其公案时,但言:「记得。」碧巖种电钞一曰:「举者记者之语也,圜悟举起达磨公案也。拈提之时,於座上自唱则言记得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śiras,沙门名。译曰法首。见开元录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公案名。具云香林坐久成劳,托日常之言语动作,而商量天地之本分者。碧巖集第二所谓:「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是也。盖僧推祖师达磨西来,必有本分之一物,拈起其问;而香林拶面壁九年,定坐久疲劳。巧於言语应对之间,拈弄本分者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谓印度禪宗付法之祖师,即自摩訶迦叶至菩提达磨之二十八代也。与东土二叁连结而呼之。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与[达磨]同。译曰法。智度论四十八曰:「駄摩,秦言法。」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kāra,比丘名。译曰法性。见慈恩传二。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
rajña,优婆塞名,译曰法智。见续高僧传二。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arma
riya(-
ri),比丘名。译作法爱。见慈恩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法者梵云达磨Dharma,為通於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為法也。唯识论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谓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各保任维持其自体也。轨生物...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
Dhātu,译曰界,体性。事物固有之自体也。事物各有界畔而持自性之义也。又谓如来之舍利。是為金刚不坏之身界,以其為实体故也。又曰达磨駄都,译為法界法体。惟具略之异耳。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駄都谓坚实也,此亦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慧琳音义八曰:「駄都此云法界,界体也...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