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字一句之四句偈,名阿菟吒阐提Anustubh-chandas,谓之处中偈。二、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初偈。叁、二十六字一句之四句偈,名摩罗Māla,谓之后偈。四、以六字以下為句之四句偈,谓之周利偈Śrī。参照[阿菟吒阐提]条。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晋道生,本姓魏,鉅鹿人,值竺法汰而出家,遂姓竺。入庐山。幽栖七年,钻仰群经,后与慧叡慧严同游长安,从罗什受学。后还都,止青园寺。着二諦论,佛性常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守文之徒,多生嫌嫉。又六卷之泥洹经,先至京师,生剖析经理,立阐提成佛之义,时大本未传...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永不成佛之机,谓之阐提。有二类。為救眾生之大悲,永不成佛,谓之大悲阐提。為极悲恶断善根,永不成佛,谓之断善阐提。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一、阐底迦,又云断善根阐提。谓乐欲生死而焚烧善根也。二、阿阐提迦,又云大悲阐提。谓菩萨之大悲,度尽眾生方证觉果也。叁、阿颠底迦,又云无性阐提。谓无毕竟涅槃之性也。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Anicchantika,旧称阿阐提。译曰无欲。不乐欲涅槃之义。玄应音义二十叁曰:「阿阐底迦,此云无欲,谓不乐欲涅槃。亦言阐底柯,此云多贪。谓贪乐生死,不求出离,故不信乐正法。旧言阿阐提,译云随意作也。」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叁障之一。报為果报。依烦恼惑业而得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之果报。又虽受生於人天,而生来不信者,由之障碍圣道之善根,是云报障。涅槃经十一曰:「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制遮与容受也。同於折伏慈悲。佛以慈悲智慧圆满,於智慧门制遮逆恶眾罪,於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也。无量寿经之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皆得往生。」古来会解之者,如善导观经疏四,谓寿经约於未造业,由抑止门故除逆谤。观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偈名。数经论之文字满叁十二字者。百论疏一曰:「婆娑列四种偈:一者以八字為一句,叁十二字為一偈。此是结偈法,名阿菟吒阐提,是经论数法,亦是计书写数法。二者或六字為句,名初偈。叁者二十六字為句者,是后偈。此偈名摩罗,四者减六字為句,此偈名周梨荼。」(梵Anuṣṭubhchan...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阐提為梵语一阐提之略。成佛不可能之义。大悲阐提者,言為有大悲而自己之成佛毕竟不可能也。如观音地藏之大悲菩萨是也。见[一阐提]条。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云居道膺禪师,生幽州玉田王氏。参洞山。一日,山问大阐提人作五逆罪,孝养何在?师曰:始成孝养自尔,山许為室中领袖。师住持云居叁十年,道徧天下,眾至千五百人。南昌钟王师尊之,愿為世世师,唐天福二年,壬戌正月叁日,示寂。諡弘觉禪师。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灭无漏之种子,永不可成佛者。唯识论所说五种性中之无性有情,楞伽经所说二阐提中之断善阐提也。释门正统八曰:「唯识等论定性灭种之文。」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此為第二种之通名。以大悲誓愿,欲度尽一切眾生而后成佛者。故己无成佛之期。何则,以眾生尽有成佛之期也。因之亦名一阐提。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有出离解脱之性,谓之有性。无佛性谓之无性,即阐提也。圆觉经曰:「地狱天宫皆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圭峰之略疏下一曰:「有性者叁乘性也,无性者阐提性也。非為他日迴心,现已齐成佛道。」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