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悉曇十二母韵最初之韵。五十字门之一。又作遏,哀,曷,安,菴,頞,噁。此音為本生一切之梵语,此字為元,生一切之梵字也。大日经疏七曰:「阿字是一切法教之本,凡最初开口之音,皆有阿声。若离阿声,则无一切言说,故為眾声之母。」同十二曰:「阿字為一切字之种子。」理趣释...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人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五位:一、羯罗蓝位Kalalaṁ,译言和合或杂秽,或凝滑膜。父母之赤白二諦初和合而成一团凝滑之位。二、頞部曇位Arbudaṁ,译言疱。经二七日。渐渐增长而為疮疱形之位。叁、闭尸位Peśi,译言血肉。经叁七日,渐為血肉之位。四、健南位Ghana,译言坚肉,凝厚,肉...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ā长声。安,阿,阿阿,安,菴,頞,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阿之转生。於阿字附修行之点者。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阿(引去)字门,一切法寂静故。」文殊问经曰:「称阿字时,是远离我声,」大庄严经曰:「唱长阿字时,出自利利他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长阿字,当...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駄、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為害,如世人之觉知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復能觉他,...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Aśvajit,马胜比丘之梵名。舍利弗之师。五比丘之一。佛之血族。瑜伽论略纂十六曰:「马胜者,即旧俱舍叁,阿输实,应云阿湿缚(此云马)伐多(此云胜),与梵王论义比丘也。」又作阿湿婆氏多。见慧琳音义一。又曰阿湿婆。见弥勒上生经上。又曰阿湿波持。见西域记九。又曰頞鞞。见...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又作頞沙荼。纪月之名。此月之大阴,值鱼宿而满,故名。印度纪月之第五月,即此方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之间。按此说与阿沙陀条所载者异。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