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条搜索结果

叁业

白业。业。不白不业。人天名白。四趣名。无漏名为不白不

《法门名义集》 / 25字 / 1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波罗奈

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叁曰:「婆罗痆,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1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持明

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尼也。此译云明,破為义。(中略)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经疏九曰:「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同叁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1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大召

西藏新志中曰:「大召在拉萨之大召内,名曰老木郎,唐时所建,楼高四层。上有金殿五座,宏敞庄丽,中殿供大佛,名觉释迦摩尼。自中国随唐文成公主至西藏者,年甫十二,在西域成圣。或谓请铸於中国者,左廊有唐文成公主及西藏王赞普(特勒德苏隆赞),并巴布国王像(赞普之前妻)...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1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鳩槃荼

Kumbhāṇḍa,又作弓槃荼、究槃荼、恭畔荼、拘槃荼、俱槃荼、吉槃荼、拘辨荼、鳩满拏。鬼名。噉人精气之鬼。译作瓮形鬼、冬瓜鬼。南方增长天王之领鬼。探玄记二曰:「鳩槃荼,依正法华经,名厌眉鬼。噉人精鬼等,亦名冬瓜鬼。王名毘楼勒,此云增长王,是南方天王。领二部鬼:一名鳩...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1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摩竭

Sumagadhā,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之也,嫁於难国,化其国王及人民。见佛说叁摩竭经。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曰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曰:「僧却崎唐言掩腋,旧曰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百仙人

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之手足。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叁。五百仙人在山中。甄陀罗浴於雪山池中。仙闻歌声,而失禪定。见智度论十七,辅行四之叁。五百仙人,飞行空中时,闻紧陀罗歌声,心狂醉,失神足,一时堕於地。见智度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光明真言

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捨所苦身,往於西...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摩呾吒

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叁摩呾吒国,周叁千餘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其国在今恒河河口以西,直至呼格里河一带之地。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1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婆须蜜多

同婆须蜜。 又(菩萨)Vasumitrā,华严[五十叁知识]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一角仙人

又名独角仙人。过去久远之昔,於波罗奈山中由鹿腹而生,头有一角,形如人,故以為名。及长修禪定。而得通力。因惑於名扇陀之婬,遂失其通力,出山為国之大臣。此一角仙人即今之释尊也。扇陀即今之耶输多罗也。见智度论十七,经律异相叁十九。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叁人婬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婬,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得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鬼窟里

幽鬼所栖之处,之处,以譬总為盲昧无所见之学人境界。坐禪仪曰:「法云圆通禪师,亦呵人闭目坐禪,以谓山鬼窟。」碧巖第一则曰:「向鬼窟里作活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夜神

Kālarātri,又曰夜天,夜天,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十种随烦恼

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法,随逐众生,造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 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叁、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

《三藏法数》 / 735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常瞿利童

除虫毒之尊也。常瞿利翻云大体,或作常瞿利毒,又作常瞿利童子。毒经谓「此常瞿利,虽现人,而实非,善男子,诸佛菩萨智慧神通,能為眾生现种种身,摄化诸毒。」此言其為男性也。童经言:「我游香醉山,见一童,百福相好,庄严其身,以鹿皮為衣,以诸毒蛇為瓔珞,将诸...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五扇提罗

五恶比丘各得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五比丘懒惰懈怠,不修经书。时世穀贵,為人所轻,不供养之。五人议云:夫人生计随其行仪,人命至重,不可守死。各共乞求办具绳床,坐旷野中,扫洒庄严,依次而坐。外...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1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二十八宿

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

阿修罗

Asura,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译曰无端,容貌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名义集二曰:「阿修罗,旧翻无端正。男丑端正,新翻非天。」西城记九...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1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魔子

魔所生之子也。又子者指物之称,直谓魔為子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若魔,若魔子,若魔,若魔民。」碧巖四则评唱曰:「他南方魔子,便说即心是佛。」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形像

其像不一,一為双身抱合之像。大圣欢喜形像品仪轨曰:「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繫天右肩,而令视天背;亦天面繫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现,手足柔软,犹如壮肥端正人。男天头无华鬘,肩系赤色袈裟。天头有华鬘...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倒悬

梵语盂兰盆Ullambana,译為倒悬。人死,魂魄沈於道,有倒悬之苦也。為救此倒悬之苦供养叁宝者,即盆供也。玄应音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新...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佛者始觉之佛,如叁千佛。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佛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佛,与[佛]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半只迦

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叁,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毘奈耶杂事叁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復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

遮文荼

旧云嫉妒,又曰怒神。恶鬼名。即起尸鬼也。演密钞五曰:「遮文荼者,此是夜叉趣摄,能以咒术厌祷害於世人,世人亦有行此法者。」法华经云:「若吉遮,若人吉遮,即是也。」法华文句十曰:「吉遮起尸鬼,若人若夜叉,俱有此鬼。」见[起尸鬼]条。梵Chamaṇḍa。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