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劫

[ bǎi jié ]
类别 [ 术语 ]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见底沙条)。九十一劫而成佛云,又大乘集四处之超劫為四十劫之超劫。是俱舍论之说也。涅槃经说為雪山童子时,為半偈捨全身,依此功德超十二劫。此初僧祇中之事也。见雪山童子条。又,瑞王经说為摩纳仙人时布髮掩泥,供养燃灯佛,依此功德超八劫,是二僧祇中之事也,见燃灯佛条。又,金光明经说為萨埵王子时,捨身投饿虎,依其功德超十一劫。此第叁僧祇中之事也。见萨埵童子条(CBETA註:疑為见萨埵王子条)。而大乘於叁祇之外,不立百劫,以此九劫摄於第叁劫中也。

心地观经一曰:

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缘故,十二劫超生死苦。昔為摩纳仙人时,布髮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於生死海。昔為萨埵王子时,捨所爱身投饿虎。自利利他因缘故,十一劫超生死因。七日翘足讚如来,以精进故超九劫。

浏览 316 / 《佛学大辞典》 / 2024年09月20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