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野榸

[ dǎ yě zhāi ]
类别 [ 杂语 ]

原為打野堆,作土堆人足共悬之声也。

作榸者误,碧严四十八则曰:

明招云:朗上座喫却招庆饭了去江外打野榸。

同评唱曰:

野榸即是荒野中火烧底木橛谓之野榸。

集韵曰:

榸椿皆切,音[齿*来],枯木根出。

然联灯录二十一悟明章曰:

如福州谚曰:打野堆者,成堆打鬨也。今明招录中作打野榸,后来圜悟碧巖集中解云:野榸,山上火不遇底火柴头。

浏览 127 / 《佛学大辞典》 / 2025年04月21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