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散乱

[ liù zhǒng sǎn luàn ]
类别 [ 名数 ]

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於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叁、内散乱,谓修定之时,心动散於诸尘,不生味着,退失静定也。四、相散乱,谓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诈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五、麤重散乱,谓修善法之时,生我我所之执及我慢等,為此邪执麤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净也。六、作意散乱,谓餘乘及餘定等依外教作意修习,无有证悟,却生散乱也。杂集论一卷末说之。

浏览 170 / 《佛学大辞典》 / 2025年08月1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