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者,指经中所说之佛语,我闻者阿难自言也,佛经為佛入灭后多闻第一之阿难所编集,故诸经之开卷,皆置此四字。又,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也。佛法以信為第一,故诸经之首举阿难之能信而云如是。又外道之经典,开卷有阿(无之义)、傴(有之义)二字為吉祥之表,是諍论之本也,故佛教為避諍论列如是等之六成就。如是二字為信成就,我闻二字為闻成就。凡诸经之首有通别二序,通序称為证信序,中列六事。是佛入灭时告阿难使置於诸经之冠首者。出於集法藏经。
佛地论一曰:
如是我闻者,谓总显己闻,传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闻如是。
探玄记叁曰:
如是总举一部文义,谓指己所闻之法故云如是。
理趣释曰:
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所指是经也,我闻者盖表亲从佛闻也。
智度论一曰:
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中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
註维摩经一:
肇曰:如是信顺辞,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
法华文句一曰:
对破外道阿傴二字不如不是对治悉檀也。
法华义疏一曰:
立此六事為简外道,外道经初皆标阿傴二字,如来教首六事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