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分

[ xiàn fēn ]
类别 [ 术语 ]

南山律宗之意,佛之制戒,有深防与限分之二。制戒本為止业因。业因必由叁毒。凡夫未能了心性,卒然制之甚难,故约於身口二业而制四重。二业既清净,则心自沈静。能见过本。故制四重為道体。是根本制也。更制其餘种类以防四重名為深防。又因过犯尚未穷极,豫加重制,禁微以防着,亦名深防。如比丘尼触男臂準為重犯等,此二义,初通於四重,则為通义,后就四重各各而论,则為别义。次分限者制意业也。善恶之本缘,无非我倒,依此我倒而结业堕於生死。故各随其限分而还制其心。故曰心念作。发心作。皆名犯。然诸师多不立此义。戒者但约於身口,於何处明心戒?虽然,身口具非感善恶。依思心而成业道也。但见论中,若制心戒者无得脱者,就其独头之心而言也。独头之心念忽起缘非,不名為犯。重缘向念得思觉,而不制止(谓之重缘心),故成犯也。此亦有通别之二。通者谓制止一切之邪念,别者如比丘比丘尼於睡眠中漏不净,则比丘犯僧残罪,比丘尼犯波逸提罪是也。见戒疏一下,二上,行事钞上一之一。

浏览 245 / 《佛学大辞典》 / 2025年04月22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