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说有二:(一)极短促之时刻也。
文句八上曰:
一念时节极促也。
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
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剋之极促。
观无量寿经曰:
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然其时限,诸说不同。仁王般若经上曰:
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经九百生灭。
往生论註上曰:
百一生灭名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
摩訶僧祇律十七,则谓「二十念名為一瞬顷,二十瞬名為一弹指,二十弹指名為一罗豫,二十罗豫名為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
此即一昼夜為叁十须臾,一须臾二十分為一罗豫,一罗豫二十分為一弹指,一弹指二十分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為一念之说也。又大智度论叁十,引经论谓「一弹指顷有六十念。
华严探玄记十八,谓「剎那兹云念顷,一弹指顷有六十剎那。
此二说可為同意。彼翻译名义集五,谓「剎那毘曇翻為一念
者,亦即以一念与一剎那解為同义也。(二)思念对境一次也。其义亦多。如天台,以阴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又或以本觉灵知之自性,谓為一念。净土门诸派,以古来一念多念之论盛行,随而一念之解,其说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称弥陀果体所成就之佛智,谓為一念,所谓「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
是也。如日本亲鸞氏,以闻名信喜之心,名為一念,教行信证六,所谓「一念云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
是也。又依选择集上,则谓「念与声是一。
其证则引观经下品下生「使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论十念即為十声。故诵经谓之念经。诵法华谓之念法华。称佛名谓之念佛。凡念字之义,虽通於观念称念,而弥陀之本愿為称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称佛之声也。按义寂之无量寿经疏曰:
此言念者,谓称南无阿弥陀佛。经此六字顷,名一念。
同疏一曰:
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為一念,非唯生灭剎那等。
无量寿经上曰:
乃至十念。
同下曰:
乃至一念。
即一念十念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