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条搜索结果

施愿

又曰与愿,满愿。垂右手而仰掌。应眾生之愿,施与财物之也。大日经四曰:「次智慧手下垂作施愿形。颂曰:如是与愿,世依之所说。适纔结此者,诸佛满其愿。」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昧

入定也。见[定]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叁法

一切作法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无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无常。无我一切诸法体无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无我。别依大乘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无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者。揩定不移故为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1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字文殊

以齿[口临]或体哩呬淫一字,為真言之文殊菩萨也。叁摩耶形,為於青莲华上载如意宝珠者。尊象為童子形。金色。半跏坐千叶白莲华上。左手执青莲华。其华上有如意宝珠。右手向外。五指垂下。作满愿之。熙怡微笑。其首髻為一髻。故又称一髻文殊。以此菩萨為本尊而修法,其法名一字文...

《佛学大辞典》 / 248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弥陀根本

二手交叉作拳,竪二中指以头相拄作莲华之形。见无量寿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四无碍解

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於意业而谓為解,谓為智,约於口业而谓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无滞,名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詮之义理而无滞,名為义无碍。叁辞无碍,又云词无碍。於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1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火焰

不动尊十四之一。见[不动尊]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不空成就如来

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右手舒五指当胸,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為叁昧耶形,以字為种子,密号為不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1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不动尊十四

此十四者,立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独股也。立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十二天

一、梵天,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大尊总

為外缚五股,中為不动,大指為降叁世,左头指為军荼梨,小指為大威德,右头指為金刚药叉。此為五剑,中指作剑形,二头指真立,由中尊之剑出四方之剑,成四大明王。是深秘之释也。明為吽吽吽吽吽。见心舟七刀田五。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无实无相无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无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九品弥陀

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於观无量寿经。经言九品往生之人,感弥陀来迎之相,有差别也。后世遂於契等,说九品之别。隋唐之世,似既有其说。观夫往生礼讚所谓五山毫独朗宝手恒分者,其為述弥陀宝手契从於各品而...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1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与愿

又曰施愿,满愿。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復作与诸愿,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相。」摄真实经曰:「第叁结施诸愿,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眾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大尊根本

交腕而作外缚五股。或於左腕上置右腕,合手之脊而交中指,大指小指无名指各寄附而立之,是即莲华部之五股也。或传曰:五大尊共通用剑,又云用外五股,诵慈救咒时,中坛之阿闍梨,中指作剑而诵之也。见田五。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叁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切遍智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也,亦名诸佛心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法

一法者,谓一念心,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无不悉备。然此诸法,于一心中,炳然显现。如泥,文无前后,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是也。

《三藏法数》 / 65字 / 10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叁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胎藏界大日如来

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都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火焰轮止

不动尊十四之一。见[不动尊]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切徧智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也,亦名诸佛心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切如来所生

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明也。其文曰:此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阿比目佉

或作阿毘目佉明,译言相向,守力金刚之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法性寺

六祖慧能大师值宗法师,与僧言非风非幡,仁者心动之寺也。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清一统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内西北,旧為乾明法性二寺,宋合為一,亦改法性寺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五股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有五大,五智,五峰,金刚慧,大羯磨,大率都婆等之称。五股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外缚五股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以一字心明,叁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标入定相之契也。有叁部之别:一佛部之定,亦名法界定。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也。二莲华部之定,亦名弥陀定,或妙观察智定。阿弥陀如来之住定也。叁金刚部之定,名為缚定。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入定

有叁部之入定,佛部為法界定,莲华部為妙观察智定,金刚部為缚定。说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一。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一切法生界

叁种叁昧耶中之法界生叁昧耶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