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 条搜索结果

伊师迦

Īṣīka用以作矢之坚芦也。又為王舍城之高山名。以譬我见我慢之高者。瑜伽略纂叁曰:「伊师迦者,西方二释:一近王舍城,有高大山,坚硬常住,我等亦尔。或復有草,名伊师迦,体性坚实,故喻我等。」玄应音义二十叁曰:「伊师迦山名也,言此山高耸,喻我慢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佛像

佛之真影也,通雕像铸像画像而言,佛使优填王始造之,為住持之佛宝,使在世灭后之四眾以真身之想,而信敬之。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造塔功德经,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等,皆详说造像之功德。圆觉经曰:「若復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光明真言一明印口决

日僧栂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叁)与愿施无畏印。為法报应叁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八叶莲华印。解之。载於心舟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叁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菩萨八种因

一、寿因寿,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 二、色因色,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 叁、种姓因种姓,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无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无...

《三藏法数》 / 183字 / 1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心体离念者,谓本觉心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是小乘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此种人。于小乘法。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满。更无进趣之学。故名无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无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1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在昔过世无量尘数之劫,时有菩萨名曰喜根,于大众中讲摩诃衍。文殊师利时为凡人,出家修道专精苦行,行十二头陀福度一切,遇值讲法,因而过听喜根菩萨说实相法,言淫怒痴与道不异,亦即是道亦是涅槃。文殊尔时闻而不信即便舍去。到喜根弟子家,为说恶露不净之法,喜根弟子即时难曰...

《杂譬喻经》 / 272字 / 1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十五尊

真言行者以十五尊而成一身:第一以根本命金刚為行者之名。根本命金刚者,五部中金刚萨埵之名,是為根本。故下文谓极秘密中秘,此名五部源。命者名也,言意為命世之金刚萨埵,於五萨埵中随取其一也。明為缚曰吽。第二以释轮為座,天帝释也,一名因陀罗,此云帝,又曰主。居妙高山顶...

《佛学大辞典》 / 866字 / 1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轮王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一月叁身

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方便人

方便之人也。见[方便]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四魔

烦恼魔(生死因)。阴魔。死魔(此二是生死)。天魔(生死缘)此四种能解脱。故名为魔。

《法门名义集》 / 37字 / 1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俱胝佛母尊

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佛母院尊中之一,俱胝者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叁摩地,说过去亿佛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佛之所说,谓之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為莲华部之母(诸佛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尊。白黄...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四沙门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1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大乘四向四

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阿那含向。第地菩萨是。阿那含。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九次第定

四禪,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禪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於一定之法也: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叁、叁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禪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一百〇、天祀主缘

昔日有一婆罗门,事摩室天,昼夜奉事。天即问言:“汝求何等?”婆罗门言:“我今求作此天祀主。”天言:“彼有群牛,汝问最在前行者。”即如天语,往问彼牛:“汝今何以为苦为乐?”牛即答言:“极为大苦,刺刺两肋,柴戾脊破,驾挽车载,重无休息。”时复问言:“汝以何缘,受是牛形?”牛答...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95字 / 1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昔佛般泥洹去百年后,有阿育王爱乐佛法,国中有二万比丘,王恒供养之。诸九十六种外道生嫉妒意,谋欲败佛法,自共聚会思惟方便。中有一人善于幻化,便语众人:“吾欲作幻,变恶鬼形索沙门,闻之必散亡。当知其不如,必来归吾等道矣!”异道所奉神,名摩夷首罗,一头四面八目八臂,诸...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553字 / 1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为除断。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42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叁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7日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品曰:「佛自讚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

重行树

极乐国土之宝树也,行列重。故曰重之行树。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重栏楯,重罗网,重行树,皆是宝周匝围绕。」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