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称之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於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叁护法也。叁,死相,九无学中之第...
《佛学大辞典》 / 353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就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处不退,而立五种之不退:一、大悲摄持不退,眾生生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摄持之,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二、佛光照触不退,生净土者,常照触佛光,故一生之后,不转退菩提心也。叁、常闻法音不退,生净土者,常闻水鸟树林之说法音,故一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繫。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念佛摄情。十念往生也。此慈恩大师所说。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梵语曰阿毘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安住於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证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於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寂光為常寂,光土,海会為一会之大眾。十方法界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诸眾来集,如万川之朝宗大海,故称曰海会。大日经疏叁曰:「復次,眾生一会心中有如来寿量长远之身寂光海会乃至不退菩萨。亦復不能知。当知此法倍復难信。」演密钞四曰:「寂光海会者,寂光土也,海会眾也,即是...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四十八,使十方诸菩萨得叁种法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眾,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叁法忍,於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法忍為证悟之异名。法為所证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忍有浅深之差别,仁王经明伏忍顺忍信忍生忍...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有二解:一,為顿成之教。凡歷劫修行,方出生死之法,名為渐教。顿成顿悟佛果之法,名為顿教。楞伽经一曰:「如菴摩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中略)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眾生自心现流亦復如是。」依此义而佛自名圆觉经為顿教大乘,贤...
《佛学大辞典》 / 50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公案。「隐峰禪师,一日推车,次马祖展脚。在路上坐。师云:请师收脚。大师云:已展不缩。师云:已进不退。乃推车碾损祖脚。祖归法堂。执斧子曰:适来碾损老僧脚底,出来。师便出。於祖前引颈。祖乃置斧。」见会元叁,光明藏中,葛藤集下。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