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 条搜索结果

五障

女人之身具五种之障碍也。又云五碍。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叁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又见中阿含经二十八,智度论。 又欺為信障,怠為进障,嗔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见法华经。 又(名数)修有五障。一、烦...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9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3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从眼至意为六。前已具言。第七阿陀那识。第八阿黎耶识。第阿磨罗识。通前是为。何名为阿陀那者。此西域语。以义言之。我见之识。凡夫我见依此识起。障无我智令不得生。圣人修灭心定者。乃能除此惑也。除有我之惑。得无我之智。阿黎耶识者。亦西域音也。以义言之。其能有二。一...

《法门名义集》 / 209字 / 2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信

十信者,乃叁贤之首,万行之先也。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之方便也。(叁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 一、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纯真,名曰信...

《三藏法数》 / 573字 / 2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六游增地狱

谓八寒八热大狱每狱有四门门各有四狱受苦众生于此诸狱次第游历其苦转增故名十六游增地狱也。 【一黑沙地狱】谓热风吹热黑沙沙着于身皮骨燋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沸屎地狱。 【二沸屎地狱】谓沸屎铁丸自然满前驱逼罪人使抱铁丸烧其身手复使撮着口中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有...

《三藏法数》 / 1056字 / 2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金财因缘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城中,有大长者,长者夫人生一男儿,名曰金财,其儿端政殊特,世之少双。是儿宿世,卷手而生,父母惊怪谓之不祥,即披儿两手,观其相好,见二金钱在儿两手,父母欢喜,即便收取;取已故处续复更生,寻更取...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628字 / 2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识有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曰:「八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叹父德行喻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48字 / 2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于闍罗

木名。译曰好。翻梵语曰:「于闍罗应云那闍罗,译曰好也。」梵Kuñjara,或谓应作干闍那。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叁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叁世六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六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

《三藏法数》 / 1270字 / 2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大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圣是名灭圣谛。以无二法得。是名圣谛。大乘无作四谛。观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知灭无灭。是灭圣谛。以无二法得。是名圣谛。

《法门名义集》 / 99字 / 2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迦叶父者名曰尼俱律陀,摩竭国人也,出自婆罗门种,宿命福德生世大富,其珍奇宝物于彼国第一,比国王财富千分少一耳。夫妇孤独乏无儿息,近在舍侧有大树神,时彼夫妇为欲有儿故求彼树神,三生祭祠岁岁不绝,故其所求,永无本末,其人遂忿便急与之,期告树神曰:“我更尽心七日相事...

《杂譬喻经》 / 1430字 / 1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四难

一、值佛难,谓众生因无始惑业,轮回六之中,四趣不得见佛闻法,固不在言;设得人身,若生在东西北叁洲者,佛不出现于彼,皆不见佛;得生南洲,而或居边地,或着邪见,佛虽出世,如是等人亦不得见佛;而况佛不常出,值遇良难。故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此举人之值佛难...

《三藏法数》 / 542字 / 17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