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条搜索结果

十六观门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

《三藏法数》 / 4349字 / 3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叁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叁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忍

一、苦法忍,苦,即欲界生死之苦。法,即真如之理。忍,即忍可,亦印证之义也。谓于四善根位中,因观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后心,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苦法忍。(四善根者,即四加行,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也。无漏者,谓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二、苦类忍,苦,即...

《三藏法数》 / 610字 / 20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阿鍐览唅

khaṁ,大日如来之真言有叁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叁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罗吽。上品悉地,阿鍐览唅。」佛顶尊胜佛果叁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毘卢遮...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2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光明真言一明印口决

日僧栂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叁)与愿施无畏印。為法报应叁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八叶莲华印。解之。载於心舟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叁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二十诸天

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之功也。后增日月及娑竭龙王、阎摩罗王者,谓日则破闇,月则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则掌于幽冥。故加此四天,通为二十天也。 一、梵天王,梵,梵语具云梵囕摩,华言离欲,又云清净,谓此天王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统...

《三藏法数》 / 2561字 / 1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悉怛多般怛罗

译曰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曰:「悉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主首

禪林,监寺之异称。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轮王

长阿含经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五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

大黑天

梵语摩訶迦罗Mahākāla,译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魔示现忿怒药叉主之形者,或有一面八臂。或有叁面六臂。繫人之髑髏以為瓔珞。可畏之相也。故古来以為军神而祀之。现今印度称其女体為迦梨Kalī(迦罗之女声也),以為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 940字 / 1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供养主

劝募供养物者。与[化主]同。见象器笺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八戒

一不杀。二不盗。叁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得带佩璎珞。香油涂身。香熏衣裳。不得歌舞作唱及故往观听。八不得上高广大床。是为八戒。此是白衣一日一夜持出家戒。

《法门名义集》 / 68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