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条搜索结果

五蕴譬喻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於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四魔之一。旧译曰五眾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实相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之义。谓由积聚色等五法,以成色身也。实相者,真如无妄之理也。即此五蕴,而是实相之理,故名五蕴实相也。 一、色蕴实相,色即质碍之义。谓色是质碍幻色,实是般若真空,即幻色而明真空,是名色蕴实相。(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

《三藏法数》 / 28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五蕴,色、受、想、行、识也。蕴以积聚为义。谓一切众生,皆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故佛为瓶沙王说世间诸法,皆非坚实,而以此五种为喻焉。(梵语瓶沙,亦名频婆娑罗,华言模实,谓身模充实也。) 一、色如聚沫喻,色即众生色身,沫即水沫。谓沫因风吹水成聚,虚有相状,体本不...

《三藏法数》 / 365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皆空经

一卷,唐义净译。初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 《佛说五蕴皆空经》

五蕴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

《三藏法数》 / 319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世间

叁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眾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佛说五蕴皆空经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次苾刍!于汝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是无常?”...

《佛说五蕴皆空经》 /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 365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10日

五蕴成叁德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叁德者,法身、般若、解脱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会真之智,解脱即自在之用。此之叁德,皆由转五蕴而成也。(五蕴者,蕴乃积聚之义。谓众生积聚色等五法而成身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解脱业惑之缚也。) 一、转色蕴成法...

《三藏法数》 / 417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

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為性者,故云五蕴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五蕴成五分法身

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 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

《三藏法数》 / 506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

广五蕴

大乘广五蕴论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