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以月譬佛,叁舟喻眾生之机感不同。谓同一之月,依舟之动止,而所见各有异也。华严经疏钞十六上曰:「譬犹朗月流影徧应,且澄江一月,叁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住之者见月不移。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叁藏法数四...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种性住(十解十行是也)。解行住(十回向是)。欢喜行(初地是)。增上戒(二地是)。增上意住(叁地是)。道品相应增上惠住(四地是)。谛相应增上慧住(五地是)。缘起相应增上惠住(六地是)。有行有开发无相住(七地是)。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八地是)。无得住(九地是)。最上菩萨住(十地是)。菩萨是...
《法门名义集》 / 184字 / 10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叁曰:「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罗汉者,四辩无碍,叁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视如昔。」 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0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叁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阿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也。叁金刚部之定印,名為缚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明王名(Rāga),明王外相现忿怒暴恶之形,其内证以恋爱染着之至情為本体,故名爱染明王。即爱神是也。爱染為贪欲之烦恼,今以之為神明之体者,烦恼即菩提之意也。大日经疏十曰:「常教以无贪治贪,今教以大贪治贪。」其身相乃叁面六臂之忿怒尊,持种种之法具。瑜祇经爱染王品曰:...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9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成实论,中阿含福田经所说。俱舍家亦兼言之。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见[有学]条)。成实论贤圣品曰:「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是无学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间福田。」四教仪叁曰:「贤人有二,圣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贤圣,具出成论。」又曰:「二十七贤圣者,十八有学...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9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梁武帝初為雍州剌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為巨蟒,入后宫通梦於帝。帝制慈悲道场懺法十卷,请僧令懺礼。夫人化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其懺法行世称曰梁皇懺。见释氏稽古史略二。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為龙入於后宫,通梦於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僧官也。录僧之事。偽秦姚兴,以僧[(丰力)/石]為僧正,僧选為悦眾,法钦慧斌二人為僧录。僧录之名始於此。见高僧传僧[(丰力)/石]传。后唐宪宗元和二年於左右街置僧录,以沙门端甫任之,是為唐代僧录之始。当於偽秦之僧正,后魏之沙门统,僧中之总管也。见释门正统四。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眾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諦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
《佛学大辞典》 / 245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是法如梦、如响、如幻、如化、如热时焰、如光、如影,是诸法皆空?云何为有造处所,言是道是俗、是无为是有为、有漏无漏?云何言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云何言是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凡夫愚痴少有所闻,依倚梦幻...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4605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曰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8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6日